原題:省市場監督管理廳曝光20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葡萄酒、牛板筋、飲用水、肉製品等 標稱“華正”的豬肉磺胺類值超標
長春晚報7月4日訊(記者 于慧):3日,記者從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獲悉,近期,該廳組織抽檢13類食品共1196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1176批次,不合格樣品2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涉及酒類不合格樣品6批次,肉製品不合格樣品2批次,食用農産品不合格樣品6批次,飲料不合格樣品6批次,樣品涉及葡萄酒、牛板筋、飲用水、肉製品等。
在不合格樣品20批次中,涉及産品分別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檢出值為超標;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卻在産品中被檢出;個別樣品還存在菌落總數檢出值超標的問題。
同時,在不合格樣品中顯示,吉林亞泰超市有限公司經開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吉林華正農牧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進貨來源的豬肉,磺胺類(總量)檢出值為520μg/kg,標準規定為≤100μg/kg,已經超出標準規定範圍。另外,吉林省地利生鮮農産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長春住邦店銷售的標稱農安縣哈拉海紅生肉羊屠宰加工廠為進貨來源的羊肉,克倫特羅檢出值為8.14μg/kg,按照標準規定,克倫特羅檢出值卻是不能被檢出,也就意味著肉類品種不能有該成分。
記者根據資料顯示獲悉,磺胺類藥物是合成的抑菌類獸藥,除了治療敏感菌所致傳染病外,通常情況下還用於治療傳染性腦膜炎、痢疾、弓形體病,養殖環節未嚴格控制休藥期或超量使用可能導致殘留超標。人在食用含殘留的磺胺類藥物家禽時,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耐藥性、膽紅素病發病率增加、乳兒粒細胞減少及溶血性貧血症等。長效磺胺類藥物還可引起變形血紅蛋白症,磺胺類藥物對人體可能還會産生致畸、致癌作用。如果磺胺類藥物在體內作用和代謝時間較長,長期食用磺胺類藥物超標的動物性食品,還可能引發泌尿系統、肝臟損傷。
另外一個被檢出的克倫特羅成分,則是β—興奮劑的一種,它能促進動物體蛋白質沉積、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積,能提高胴體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飼料轉化率。農業部公告第235號《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中規定,克倫特羅是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産品,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已通報各地市場(食品)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長春、吉林、通化、公主嶺等市場(食品)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産企業查清産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産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長春、吉林、遼源、白山等市場(食品)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特別提醒消費者,如購買或在市場上發現通告所列的不合格食品,請撥打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12315熱線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