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7月8日訊(記者 李抑嬙 實習生 李佳):在第一書記隊伍中,有這樣一群有志青年:他們朝氣蓬勃、奮發有為,充滿激情和活力;他們鬥志昂揚、敢於擔當,將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扶貧事業,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書寫了無悔青春的華美樂章。從今天開始,本報“尋找最美第一書記”專欄將刊發青年系列,敬請關注。
“新一代的青年人,要做引領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勇擔歷史重任,讓青春在脫貧攻堅一線閃光。”
説這話的人叫楊立山,是通化市科技局的一名科員。2017年3月,他被選派到柳河縣安口鎮長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一名“80後”,楊立山有過當兵的經歷,雖然要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以及與妻兒的聚少離多,但他充滿信心。
為了儘快轉換角色、適應崗位,楊立山馬不停蹄地走訪村裏的貧困戶,了解他們的情況和想法。面對一雙雙渴望幸福的眼睛,楊立山暗下決心,既然來了就一定要為鄉親們多做點實事。
為了解決村民灌溉用水的問題,他從附近的水庫為村民協調來了灌溉用水;為了改善村民飲水品質,他張羅為村裏打了一眼深水井,家家戶戶用上了方便的自來水;他還協調資金給野豬溝屯興建了1300平方米的廣場,配上了健身器械等設施,給村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閒場所……
楊立山將關係村民切身利益的實事辦得很妥當,大家稱讚道:“‘小楊書記’是真正為我們辦實事的人。”村裏的孩子們都親切地稱他“楊大大”,一到飯點兒,都會招呼他去家裏吃飯。
2018年,通化市科技局領導班子調整之後,考慮到單位人員數量少,年齡結構不合理,局裏領導希望調楊立山回單位工作,便向通化市委組織部作了請示並獲得批准。隨後,楊立山離開了長安村,回到局機關工作。哪成想,這次正常的工作調整卻在村裏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由於他走得匆忙,淳樸的村民不知內情,生怕楊立山是犯了什麼錯誤而離開。“他一心為大家辦實事,我們需要這樣的好幹部”“説什麼我們也得把楊書記給找回來”……一時間,村裏不少老百姓都急得掉了眼淚,村、鎮兩級黨組織也向通化市委組織部提出了挽留楊立山的請求。
經市裏研究決定,楊立山繼續回到長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然而,今年4月的一天,楊立山卻突然暈倒,幸虧身邊的工作人員及時把他送進了醫院。經檢查後得知,楊立山患上了腦梗。
從住院治療開始,楊立山始終放不下村裏的事情,隨時通過微信群調度村裏工作。他最惦記的是今年村裏初學養蜂的11戶貧困戶,不止一次打電話詢問養殖的具體情況。得知楊立山患病住院的消息後,大家自發地來到醫院看望他,讓他非常感動。
兩年多來,楊立山積極幫助貧困戶尋找脫貧項目,狠抓村裏的環境治理。在他的帶領下,長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