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用真情踐行紮根基層的青春諾言——記柳河縣五道溝鎮更生村駐村第一書記夏小剛
吉林日報7月19日訊(記者 李抑嬙 實習生 李佳):剛到更生村工作時,他是個三十齣頭的“小夥兒”,很多村民投來質疑的目光。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隨著脫貧産業的興旺和基礎設施的改善,村民對他的稱呼從“小夥兒”變成了“夏書記”。
他堅持用真心、真情與村民相處,主動融入群眾,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慢慢地,村民口中的“夏書記”又變成了“俺村小夏”。
“小夥兒”“夏書記”“俺村小夏”,這些稱謂的轉變,印證了他在駐村期間收穫的苦辣酸甜。他就是柳河縣委組織部科員夏小剛。
2017年5月,夏小剛被選派到柳河縣五道溝鎮更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上任第一天,村黨支部書記向全村黨員介紹:“這是柳河縣委組織部選派到咱們村的第一書記夏小剛。”迎接夏小剛的,有歡迎的掌聲,也有質疑的眼神,幾名老黨員小聲嘀咕:“這小夥是城裏來的年輕人,能幹點啥?”
聽了這話,夏小剛心裏不服輸,他説:“幾位老前輩,你們最想讓我幹點啥?”一名老黨員聽了接過話茬:“別的不説,村裏的婦女跳廣場舞沒有地方、沒有設備,你要能給解決了,我們就相信你真是來村裏幹實事的!”
第二天夏小剛就換上了迷彩服和黃膠鞋,登門入戶拉家常、摸實情,將村裏和每個貧困戶的情況摸清摸透。隨後的一週,他多次跑到文化部門,為村內3個自然屯申請廣場建設項目,還爭取到秧歌服和廣場音箱。當歡快的廣場舞旋律在新修建的文化廣場響起時,那幾位老黨員紛紛豎起大拇指説:“夏書記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
隨著貧困戶生産生活難題一件一件被解決,“夏書記”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認可和支持。然而,如何幫助村裏的貧困戶儘早脫貧,成為了擺在夏小剛眼前的又一難題。更生村是一個單純依靠土地且農業生産方式較落後、生産力水準較低的村,無産業、無項目、無增收渠道、幾乎為零的集體經濟……“空殼”村的窮病得怎麼治?夏小剛深知,答案只能在努力和拼搏的路上去尋找。
那時,柳河縣正在全縣推廣光伏産業,而村里正好還有10畝閒置空地可以利用。為了把握住這個契機,夏小剛爭取派出單位支持,籌措産業資金40萬元,利用10畝空地建成118千瓦村級光伏電站,當年村集體增收1.6萬元。
然而僅僅依靠包保單位“注血”,村內的産業還是難以做大做強,還得靠自己“造血”。於是,駐村工作的第二年一開春,夏小剛就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先後到遼寧清原、桓仁等地考察,經過充分論證後,決定在光伏園內同時種植經濟作物。如今,以光伏産業為主,貝母、大榛子和雲杉種植産業為輔的“一主三輔”扶貧産業格局已經形成。去年,更生村貧困人口人均分紅945元,累計14戶25人順利脫貧,預計今年年底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整村“摘帽”。
有一天,一個從事運輸的村民對夏小剛説:“夏老弟,咱們村産業有了,可咱們村這路出去一趟都費勁,啥時候我們能有一條出村‘高速路’啊!”提起路,夏小剛陷入了沉思。更生村地處龍崗山脈深處,在五道溝鎮內屬於“旮旯”,只有一條路通向外面,由於道路年久失修路況極差,村民出行極為不便。
由於更生村處於交通末端,很多硬化項目無法兼顧多村,很難單獨申請,夏小剛就一趟一趟往交通部門跑,終於將原定幾年後實施的道路規劃項目爭取提前到2018年施工,項目總投資450萬元。開工後,他天天泡在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幫助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2018年9月28日,嶄新的柏油路通車的那一天,村民們都聚集在一起慶祝。“從此咱們村不再出不去進不來了!”夏小剛一邊説著一邊紅了眼眶。
過去更生村集市因為交通不便很少有人來賣貨,現在也熱鬧了起來,村裏的年輕人開始研究做起了農村電商,雖然更生村還處在交通末端,但村民們正以此為起點,一步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讓鄉親們從全部脫貧到整體致富,讓更生村從落後村屯到美麗鄉村,這是我下一個努力的目標。”站在更生村村部黨旗下,夏小剛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