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8月8日訊(記者王忠先 通訊員馬洪洋 王海鵬):年初以來,通化縣堅持“以凈為底”,從影響農村環境面貌根本性問題入手,著力抓好臟亂差等環境問題的綜合整治,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村潔的美麗生態。
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全縣152個行政村共清理溝渠656.2公里,清理農村道路913.9公里、公共場所349處、庭院3.3萬個、各類廢棄物6461立方米,懸挂宣傳條幅336幅,動用各類車輛機械565台次,出動2.9萬餘人次,拆除廢棄建築218處,受益農戶79140戶。
實行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全縣152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村建設,形成農村垃圾“戶定點、屯分類、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處理模式,建成垃圾分類間157座、垃圾池3342個、堆肥場105座,發放各類垃圾清運設備867輛,統一回收處置有害垃圾81噸,回收利用低值可回收物3194噸,農戶就地分減率達到7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100%。
推進農村廁所革命。2019年,縣財政補貼800萬元,助推16個行政村開展戶用廁所整村改造。下發《關於認真推進落實2019年全縣農村戶用廁所改造任務的通知》《2019年農村戶廁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將完成4000戶廁所改造任務並完成驗收。
加強農村污水治理。將區位條件允許的村莊納入縣城污水處理管網;對偏遠村屯、小規模村、人口分散村、不宜集中處理村等,根據實際並考慮村民意願,通過農戶衛生改廁、截污收集沉澱、利用自然濕地凈化、農業循環利用等措施,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和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目前,已建設生活污水處理濕地31個、12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