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8月15日訊(記者 閆虹瑾):時下,廣闊的田野上,綠色的水稻長勢正旺,稻田裏的魚蟹正肥,鳥兒不時從樹梢或草叢騰起,共同繪就這片沃土的勃勃生機。
一座座村莊裏,村民們在大棚或稻田裏忙得不亦樂乎,文化禮堂裏響起移風易俗演講比賽,獨具特色的朝鮮族農家小院更是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一幀幀畫面、一幅幅美景、一張張笑臉,都在訴説著同一個主題:鄉村振興。
8月13日至14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吹響了鄉村振興“衝鋒號”。與會人員兵分兩路,深入吉林市各個鄉鎮、村屯,走進田間地頭,探尋我省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特色農業“百花齊放”
與會人員來到永吉縣一拉溪鎮新興村九月豐家庭農場,“國家粳稻吉林試驗基地”幾個大字格外醒目,5000畝土地平整肥沃,翠綠的稻浪一眼望不到邊,高倍變焦的監控器密布,溫度濕度感測器實時監測氣象數據,電子螢幕上地塊病蟲害情況一覽無余,田間,60余臺現代農機設備整裝待發……
農場銷售經理李彤高興地對記者説:“今年農場引進德國拜耳全程種植模式,每畝施藥量減少26%,年底能增産水稻11%,米質提高一個等級,又是一個豐收年!”
吉林市連續三年獲評國家“産糧大市”,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前提下,該市不斷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轉變。
一排排無土栽培槽取代傳統菜畦,一串串紅番茄、水果辣椒紅綠相間,挂滿藤架;生菜、小白菜等蔬菜置身於6層栽培架上,頭照LED燈,根紮營養液,通過光合作用奮力生長。一進入卓遠植物工廠,全封閉溫室空間內,滿滿的田園之色,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座果蔬“夢工廠”。
“這裡沒有土壤,沒有陽光,植物生長由智慧設備全程監控,溫度、濕度、光照由電腦程式自動調節。”談起和傳統種植對比優勢,工廠行政部經理司情驕傲地説:“我們工廠果蔬生長全程不使用任何農藥,完全無污染無公害,顧客可以放心食用,並且一年四季都可生産,産量可達傳統日光溫室的10倍以上。”
在樺甸市開發區田谷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96個7米多高、容量120噸的全封閉白鋼腌制罐,打破了記者對酸菜生産的固有觀念。
“我們公司是全國首家使用巴氏滅菌系統生産酸菜的企業,加工出的酸菜無亞硝酸鹽、無防腐劑、無食品添加劑,口感香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中的營養成分。”談及如何從源頭保證品質,總經理王嘉翌給出了答案。該公司在樺郊鄉成立了田谷科技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年産有機白菜3萬噸。從種植、發酵再到銷售,建立全程可追溯體系,確保原材料品質安全。
成功不忘桑梓,傾情回饋鄉親。4年來,作為扶貧擴能整市推進企業,公司採用“龍頭企業+聯合社+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直接帶動樺甸市2628戶4675名貧困人口增收。
毗鄰樺甸市的永吉縣北大湖鎮,大果榛子、苗木、藍莓、金紅蘋果等種植,催生了“萬畝果園”“萬畝榛園”“萬畝苗木”“千畝藥園”等一個個産業基地的誕生,成為帶動致富、保育生態的綠色銀行。
“經過6年運營,果樹成林並進入盛果期。2018年初盛果期時,榛子産量超過5萬公斤。今年進入豐産期,畝産能達500公斤左右,每畝産值1.5萬元以上,是玉米的八九倍。”臻榛莊園平歐大果榛子示範基地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説。
目前,全鎮發展苗木合作社近40家,産業大戶20余戶,建立珍貴樹種大徑級用材林基地18個,綠化大苗基地22個,輻射周邊勞動力4000人。
吉林市特色農業正是我省乃至全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生動縮影。現代農業插上“特色”翅膀展翅高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靠天吃飯、效益低下的局面,使農業成為優質、高效、綠色的産業,帶動“三農”工作全面發展,為吉林發展夯實基礎。
美麗鄉村“內外兼修”
鄉村發展,逐綠前行。改善鄉村環境,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積極推行“路長制”“河長制”,深入開展“美麗村屯”和“美麗庭院、乾淨人家”示範戶評比表彰活動,吉林市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
沿著整潔乾淨的村路一路前行,路旁伴有五顏六色的鮮花,與會人員來到樺甸市樺郊鄉先鋒村。看到文化廣場寬闊整潔,庭院內外環境優美,村路乾淨明亮,路燈“亭亭玉立”,與會人員一致稱讚。
“子女都在城裏安了家,過去回來最不習慣的就是廁所。自打改廁後,簡直是大變樣,孩子回來也不彆扭了。”談到變化,村民孔慶玲感慨萬千,指著村口的李子樹對記者説:“李子全熟了,香甜可口,你快去嘗嘗。以前,村門口的李子樹,果還沒熟就被人摘沒了,還把樹枝給掰下來,樹都被禍害完了。現在,大家都很珍惜環境,對於公共設施,村民們互相監督,自覺愛護。”
從“環境美”到“生態美”,從“生態美”到“人文美”。鄉村振興之路,是一條生態文明之路、美麗宜居之路,不僅要注重“硬體”,更要“內外兼修”。鄉村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村風民風也得到凈化,村民素質進一步提高,重塑鄉村“魂魄”。
“現在,我們村每年都會進行思想道德模範評比,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弘揚孝道、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等內容已納入村規民約,村民已熟記於心,用村規民約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樺郊鄉紀委副書記宋冰説:“現在的先鋒村,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鄰裡互愛互助、家庭和睦、尊老愛幼。”
如今的吉林農村,一個産業協調發展、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民安居樂業、生態宜居宜業的都市後花園,正在形成;一個科學規劃、治理有效、鄉風文明、富裕祥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悄然呈現在世人面前,廣袤的吉林大地洋溢著新時代的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