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建立吉劇大數據庫和藝術公益性平臺 “中國吉劇網”上線
經典吉劇《桃李梅》劇照。資料圖片
長春晚報9月3日訊(記者 梁闖):在吉劇劇種建立60週年之際,8月31日,在廣大吉劇迷的期盼下,由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大型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國吉劇網”正式上線。今後,“中國吉劇網”將立足吉林省地方戲曲,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傳承吉劇文化,振興吉劇藝術,服務劇種繁榮發展。
作為全國唯一的吉劇大數據庫和藝術公益性平臺,“中國吉劇網”包括信息發佈、影音採集、線上社區3個系統,共有吉劇歷史、名劇名家、吉劇演出、吉劇新聞、院團介紹、名家教唱、戲迷KTV、吉劇周邊等8個欄目,體現了傳統戲曲與現代科技的相互滋養,借助互聯網、移動端等形式,將極大提升吉劇的傳播速度、傳播容量以及覆蓋面,為吉劇在新媒體時代的提升,開闢新的思路。“聽説吉劇有了自己的網站,我真的很激動,這比舞臺演出的宣傳速度可快多了。”得知“中國吉劇網”正式上線的消息後,今年70歲的吉林省戲曲劇院吉劇團演員霍福慶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為了吉劇繁榮,作為演員需要的就是排出更多的精彩劇目,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希望大夥齊心協力,把咱們的吉劇招牌亮出去。”霍福慶説。
據了解,“中國吉劇網”全面梳理了吉劇創建、發展、繁榮的歷史,戲迷可以瀏覽到大量珍貴文獻、影音和實物資料;全面整合吉劇行業資源、戲迷資源和媒體資源,讓戲迷觀眾更全面、準確、迅速地獲取吉劇演出資訊,也為各級院團搭建了自我展示和學習借鑒的平臺。“‘中國吉劇網’幫吉劇擴大了影響,將讓更多人關注吉劇。通過現代傳播形式與傳統戲曲文化的融合,突破了吉劇發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第一代吉劇表演藝術家肖漢臣今年75歲,14歲開始學習吉劇的他,希望能把60多年吉劇表演經驗和豐富的吉劇知識,通過“中國吉劇網”展示給廣大吉劇愛好者。肖漢臣告訴記者,任何劇種的發展,都離不開傳承和創新。延續吉劇的生命力,就是要教好下一代。通過“中國吉劇網”吸引年輕的吉劇愛好者,為吉劇的傳承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讓吉劇藝術家和戲迷觀眾更加快捷、深入地互動。 “中國吉劇網”的建立有利於吉劇文化遺産的保存、展示和“活態”傳承,促進吉劇優秀劇目、藝術家、院團在全國平臺的展示、推廣,既實現了傳、幫、帶,又推動了吉劇人才的挖掘,培養了後備力量,擴大了吉林文化的影響力。吉林省戲曲劇院黨委書記、吉劇團團長羅成金表示,“中國吉劇網”的上線表明我們有義務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全省的觀眾能夠通過網絡了解吉劇、喜愛吉劇。同時,也為廣大吉劇愛好者、基層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直接向名家學戲、與偶像和圈中人交流的機會,這將對吉劇劇種建設産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