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設立派出機構 堅守安全底線 省藥監局:為藥品監管提供“吉林經驗”
吉林日報9月6日訊(記者 張雅靜 實習生 于鑫雨):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吉林省藥監局黨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把解決制約監管責任落實的體制機制問題作為頭等大事,為切實提升監管效能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新一輪黨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不再保留省以下藥品監管機構,原市縣藥品監管部門整體劃轉至同級市場監管部門。改革後的吉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粧品生産環節的許可、檢查和處罰,以及藥品批發許可、零售連鎖總部許可、互聯網銷售第三方平臺備案及檢查和處罰,此前的省、市、縣三級監管改革為省級進行日常監管,全省涉及監管企業達1418戶。
改革前,全省藥監系統合計6664人,從事“兩品一械”上述環節監管的人員909人。改革過程中,這些長期從事一線“兩品一械”監管的人員並沒有連同“兩品一械”上述監管事權一併上劃至吉林省藥監局管理。改革後,吉林省藥監局核定編制90人,承擔上述監管任務,監管力量和監管任務嚴重不匹配,加上監管半徑加大,矛盾凸顯、風險積聚。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藥監局根據吉林省醫藥産業特點,結合當前強化監管面臨的嚴峻形勢,開創性地以設立派出機構的方式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得到了國家藥監局的肯定,為藥品監管工作提供了“吉林經驗”。
市州檢查分局具體承擔轄區內藥品、醫療器械和化粧品生産環節以及藥品批發、零售連鎖總部、互聯網銷售第三方平臺的日常監管及現場檢查、復查,查處相關違法行為等工作,實現了藥品生産監管責任全域覆蓋,是吉林省藥監局黨組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審時度勢、反復研究,經吉林省委編辦批准設立的,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強化新時期藥品安全監管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全省9個市(州)正式設立省藥監局檢查分局,核定行政編制136人,設立檢查分局所需編制人員從各市(州)及所轄縣(市、區)劃轉。通過設立檢查分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基層監管力量,為市州藥品監管保留了火種。”吉林省藥監局人事處處長付兆峰説。
吉林省藥監局副局長姜國明介紹,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吉林省藥監局9個檢查分局相繼掛牌成立,人員全部到位,組建之後迅速投入到監管工作之中,強化了監管力量,藥品監管的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各檢查分局自成立一個月以來,開展了執法檢查192次,出動執法人員1399人次、執法車輛194台次,累計檢查企業391戶次,監督投料212批次,監督抽樣197批次,查辦投訴舉報和協查函56件,立案5件,收回GMP證書1個。相比改革前,縮小了監管半徑、提高了監管效率,節約了監管行政成本。
同時,按屬地原則設置,縮短了監管半徑,延伸了監管觸角,可以快速有效地處置應急突發事件,及時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有力震懾。檢查分局成立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白城市組織進行了藥品安全Ⅲ級應急演練,按照事權劃分具體規定,對新體制下強化藥品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督促、再落實,檢驗應急預案、鍛鍊監管隊伍、提升應急水準。
實行分級分類監管,特別對重點品種、高風險品種加大檢查力度、增加檢查頻次,先後排查各類風險隱患258個,向企業發放風險提示函4件,責令限期整改。主動約談藥品生産企業36戶,對企業法人、關鍵崗位人員進行警示教育,引導其增強責任意識,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有效遏制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發生,堅守了藥品安全底線。
全省藥監系統深化改革工作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吉林省藥監局將集中推進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建設工作,落實檢查責任。實行檢查員編制配備和政府購買檢查服務相結合,優化檢查員隊伍編制結構,以精準檢查、日常檢查、就近檢查為主,提高藥品執法檢查效能為基本原則,著力解決檢查員管理機構的建立、明確檢查員職責任務、多渠道多途徑增加檢查員力量、健全檢查機制、強化檢查員培訓、完善檢查員隊伍激勵和約束機制等方面的問題。把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強化監管的重要舉措,穩步提升吉林省“兩品一械”安全監管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