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舵穩當奮楫 風勁好揚帆——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工作述評

2019-09-29 09:29:51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趙瀅溪

  吉林日報9月29日訊(記者 張力軍): 70年滄桑巨變,70年地覆天翻。

  回首吉林省農業發展,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

  産業體系,從以糧為綱到各業興旺,走上了一二三産融合之路;

  生産體系,從老牛破車疙瘩套到全程農業機械化,進入了加速完善提升階段;

  經營體系,從集體經營到聯産承包再到發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加速創新突破。

  時間的腳步走到2015年,吉林省的農業現代化再立新目標,又添新動力——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及同年7月到吉林省視察時,作出了吉林省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指示。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從那時起,全省上下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啟動和推進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作為全省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高位統籌、全盤謀劃。短短3年多的時間,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産業體系加速融合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效果明顯,農産品供給品質和效益顯著提升。全省糧食産量連續6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的階段性水準,2018年克服乾旱等自然災害,總産量仍達726.6億斤,支撐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更加鞏固;種植業結構調整紮實推進,累計調減籽粒玉米560多萬畝,新增優質水稻28萬畝,新增大豆面積88萬畝;畜牧生産主要畜禽養殖效益一虧多贏,牛羊禽蛋總體盈利;園藝特産業持續壯大,新建各類棚室32萬畝,棚室蔬菜産量515萬噸,同比增長6.2%。實現産值170億元,同比增長7%;農産品加工業持續發展,糧食加工業呈回暖勢頭,國家新落實吉林省乙醇指標210萬噸、纖維素乙醇13萬噸,拉動糧食加工業有所回彈,中糧生化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3%;畜牧重點項目建設紮實推進,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0個,完成投資38.5億元;特産加工業呈上升勢頭,人參、葡萄酒、鹿産品等加工轉化繼續保持産銷兩旺勢頭;農業對外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分別與京滬浙蘇粵遼黑等省市農業部門簽署農業合作協議,組織開展吉京農業合作對接交流活動,與法國、俄羅斯、丹麥、韓國等國家開展對接交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非洲開展農業合作企業達到50家,組織青年農場主赴法日韓荷等國家培訓7批次174人,比上年增加近1倍。

  ——生産體系加速完善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3年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900多萬畝。農機裝備建設繼續加強,創建國家級全程機械化示範縣17個,全程機械化主體發展到500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87.5%,位於全國第一梯隊。強化黑土地保護利用,審議通過了《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黑土地保護法規。推進農安、榆樹、公主嶺和寧江區4個縣份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落實面積40萬畝。“兩區”劃定穩步推進,全面完成玉米、水稻、大豆7300萬畝劃定面積上圖入庫任務,是全國6個全面完成水稻劃定任務的省份之一。各類園區建設紮實推進,認定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單位12個、省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10個。創建省級農業可持續示範區3個、國家綠色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2個。建設設施蔬菜、雜糧雜豆等物聯網産業示範園區5個。農業信息化發展步伐加快,信息服務站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農業衛星數據雲平臺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農村電子商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經營體系加速創新突破。啟動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示範家庭農場高品質發展創建行動,新型經營主體達到11萬戶。農村土地流轉2619萬畝,佔家庭承包面積的41.57%。一二三産業融合勢頭強勁,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方興未艾,休閒農莊、農家樂、農産品電商等跨越增長。“三權分置”改革穩步推進,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整省推進試點全面啟動,基本完成農村集體資産清查,集體資産産權界定有序展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擴大到42個縣(市、區)。農墾國有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提前完成,92家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全部納入屬地政府統一管理。農産品品牌建設加快推進,培育打造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等六大“吉字號”公共品牌,打造雙陽梅花鹿、松遼黑豬、延邊黃牛等一批地域特色品牌。生態、優質、安全的吉林農産品整體形象初步形成。

  事實證明,推進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高位統籌,強化組織領導是保障。

  在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後,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主動作為,立即行動,籌劃全省率先工作。2015年12月,成立了以吉林省委書記、省長為組長,吉林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重點涉農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具體負責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工作的規劃制定、綜合協調、督察指導、工作調度和監督檢查。同時,各地比照省對率先工作的組織領導,先後成立了對應的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各項工作。

  推進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頂層設計,科學編制規劃是基礎。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部署要求,自2015年3月11日起吉林省農業部門即迅速開展《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委託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主持編制。9月18日,《規劃》及《任務分工方案》通過吉林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10月15日,通過吉林省委常委會議審議。10月30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印發《規劃》和《任務分工方案》。規劃總的定位是將吉林省打造成全國糧食主産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綜合實驗區。戰略方向是建設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打造綠色大糧倉、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長春市和其他9個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及市(州)城市周邊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是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品質效益、綠色發展、支持保護6個方面24項指標。重點任務是建設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紮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整合建設高標準農田等20項重點任務。

  推進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綜合施策,必須注重執行落實。“五大舉措”是“三大體系”建設的有力保證。

  首先是強化規劃引領。深入學習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髓,對標對表中央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部署,科學嚴謹制定了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以省級規劃為引領,市(州)規劃、縣(市)規劃為骨架和底座,搭建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相互銜接配套的規劃指導體系。

  其次是強化組織推動。在省裏成立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市(州)和縣(市、區)也都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省裏制定任務分工方案,橫向分解到44個省直部門,縱向落實到各市(州)和14個重點縣,構建形成了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

  再次是強化整合投入。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和項目,重點向14個率先縣傾斜。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三年,14個率先縣農業生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大幅增長,涉農總投資水準超全省縣(市)平均水準50%以上。每年整合高標準農田項目資金30多億元,重點投向14個率先縣,建設打造高標準農田集中片區。

  四是強化省部共建。與農業農村部簽訂共同推進農業現代化合作備忘錄,明確18項重點任務,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吉林省重點支持。與水利部聯合批復省水利現代化規劃,吉林省多項重大水利工程納入國家規劃層面。與國家林業局簽訂國有林管理現代化戰略合作協議,在優質示範項目、生態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與中國氣象局深化共同推進氣象服務農業現代化合作機制。

  五是強化責任落實。將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工作納入省直部門績效、市(州)政府績效、縣域突破考核、目標責任制考核之中,建立形成了跟蹤問效、動態監管的考核評價體系。同時,委託社會第三方對各地進行年度跟蹤考評,發現優勢、查找短板、打分排序,充分激發各地各部門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新時代是奮鬥的時代,我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為吉林省農業現代化指明的方向奮力前行,奪錦標、站排頭,早日完成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我們偉大的祖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