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新美遼源入畫來——寫在遼源市政道路維修改造、城市環境日趨向好之際
風景如畫,魅力遼源。
風景如畫,魅力遼源。
城市出口綠樹如蔭。
建設中的仙城大街。
建成通車的礦北大街南段(仙城西路至人民大街)。
中康街完成維修改造,順利通車。
改造後的道路平坦寬闊。
治理後的仙人河水清景美。本組攝影 劉鷹
吉林日報11月7日訊(記者 隋二龍 趙蓓蓓 通訊員 王茵):7個月,31條城市道路。
200多天裏,遼源百姓見證了這一條條高標準道路的華麗“轉身”。
10月26日,伴隨著遼源市政道路維修改造最後一條輔路——石油化工廠門前道路完成施工、順利通車,自此,2019年遼源市31條主次幹路維修改造工程宣佈車行道全面竣工。
據了解,這31條道路輻射四個城市出口,涉及整個主城區,歷時近7個月,投資規模超過10億元,這在遼源市政道路建設工程歷史上,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道路的施工,絕大多數與環保治理、管網改造交叉進行,其難度大、任務艱巨,都可謂是歷史空前。
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回報群眾信任
10月19日,遼源市西寧大路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人行步道石材鋪裝。
提起這條路的施工,遼源市城管執法局市政處李海濤感慨頗多。他告訴記者,最初百姓因道路施工造成交通擁堵時,許多人抱怨不斷,大家覺得環保改造已經給城市交通造成諸多不便,何苦還要在這個時候進行道路維修改造,這不是“添亂”嗎?
面對這樣的質疑聲,李海濤説,自己當時的想法就是:埋下頭、抓緊幹,只有工程幹好了,才對得起黨委、政府的一腔熱血、一番決心。
李海濤指著腳下的道路説,西寧大路是最早進行管網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的主幹路,改造施工完成時,整條道路像蜈蚣一樣,溝壑縱橫交錯、路面體無完膚。面對這一情況,草草回填恢復交通是一種選擇,徹底深挖全面改造也是一種選擇。選擇前者,可滿足百姓眼前的交通需求。而選擇後者,就一定有罵聲、有抱怨、有不理解。
有著十幾年道橋建設經驗的李海濤深知兩種選擇的後果,對黨委、政府的擔當精神更是由衷欽佩。他説,既然黨委、政府選擇面對抱怨、埋怨、不理解卻迎難而上,作為工程建設參與者,就該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回報群眾的信任。
採訪中,記者得知,今年在道路維修改造的同時,對路兩側樓房的生活污水排放一併進行維修改造,同時對人行步道也進行了提檔升級。
李曉軍在老三百貨西側開小吃店好多年了,聽到記者問起修路的事兒,他的話多了起來:“要説這修路啊,剛開始是真不理解,今天挖明天還挖,挖得門前根本不能站人,生意越來越不好。不過修到後來我還真是興奮了。你看,除了路以外,下水道也改造了、門前臺階也重修了、方磚還重鋪了,我給咱遼源市委、市政府點讚!”
高標準建設,讓城市環境美起來
10月24日,福鎮大路。
改造後的路面雙向八車道45米寬,平坦開闊,“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頗有幾分“康莊大道任爾行”的灑脫。
據了解,這條路于4月初封閉,10月1日竣工,整個維修改造工程歷時半年,拆除圍擋那一刻,周邊商戶和百姓成群結隊在旁觀看,都笑得合不攏嘴。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短短的半年前,這裡還是迎面灰塵,是四個城市出入口中最為“寒酸”的一個地方。
為了改造這一齣口,歷屆黨委、政府數次下定決心列入年底維修計劃,終因各種原因導致擱淺。此次,遼源市委、市政府決定頂住一切壓力,先治亂、後拆違,實施全面清理整治後進行徹底改造。
自3月中旬起,轄區政府聯合市城管處對該出口進行全面清理,拆除了各種未經審批的牌匾、彩鋼房、廢品收購站、燒烤店、洗車廠、堆料棚子等等。
為爭取建設資金,遼源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10余次赴省進京,向有關部門彙報工作、爭取支持。
説起道路改造標準,李海濤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最為感動的一件事兒。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施工現場,要求做到高標準設計、高品質建設、高規格監督。
李海濤説,自己和同事一直記得領導的囑託,今年道路維修改造採用目前最為先進的設計理念,所有主幹路均採用佈局合理的斷面形式,5米寬的中央分隔帶,兩側依次為雙向8車道行車道,2米寬設施帶,2米寬彩色瀝青鋪裝的非機動車車道,最內側是人行步道。此種設計不但有效發揮了道路的行車功能、進一步美化城市環境,同時保障了車輛、行人出行更加安全、快捷。
實幹抒寫擔當,交上的是一份合格答卷
10月25日,遼源市福民路。
李海濤告訴記者,這條路是施工難度最大的道路之一。“為了確保施工品質,個別地段下挖深度達7米以上。”
今年道路施工,百姓們意見最大的便是施工速度,大家覺得一條路封了那麼久還幹不完,是不是施工人員在消極怠工。説到這裡,李海濤的臉上露出苦笑:“我在市政處工作近10年,年年負責路橋工程建設,可以很負責任地説,今年的工程是歷年以來施工環境最複雜、難度最大的,同時也是建設標準最高的。”
據悉,以往在進行道路施工時,由於工作量不大,工程組織相對簡單。今年的施工伴隨著黑臭水體改造、雨污分流改造、道路改造同步進行,而且工作量非常大,既要保證市民的生産、生活正常有序,同時還要確保各項工程順利進行。這給交通組織和工程建設帶來了極大困難。除此以外,還要做好部門之間、各參建單位之間、市民生活與工程施工的相互協調,以確保各自的施工時段和施工品質交叉進行,不打亂仗。
説話間,記者來到正在進行路燈安裝的設施隔離帶內。道路改造最難的就是地下管網改造,既要整合舊的管網,又要按規劃建設新的管網。
如何解決地下空間有限,合理佈置管線位置是重中之重。今年的道路改造中,也是最大限度整合各類管線集中放置,為未來城市發展預留了相應的管網。比如通訊管線,既把原有雜亂的地上、地下管網進行整理,集中佈置綜合線纜管網,同時也為5G的開通預留了線路。
用李海濤的話説:“今年這活兒麻煩是真麻煩、難幹也是真難幹,但是為了市委、市政府的那份擔當精神、為了遼源百姓的那份期待,我們無怨無悔,不管有多少壓力、有多少不理解,都始終堅信一個信念——‘竭盡所能,做到最好’!”
李海濤的話代表了今年所有市政道路維修改造人員的心聲,他們用行動向黨委、政府和遼源百姓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從3月底到10月末,7個月時間。
遼源百姓經歷了堵車、阻路、出行不便的諸多考驗;
遼源市委、市政府也經歷了從不被理解到被點讚褒獎的轉變過程。
這過程,看似短暫,實則體現了遼源市對於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的更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