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穩”得紮實 “進”得有力——我市推動經濟平穩發展走筆
通化日報12月13日訊(裴虹薦):雪後的山城靚麗且寒冷,但通化市各地各部門的幹事熱情卻如火如荼。他們把良好狀態轉化為實際行動,堅決貫徹落實全省“五項攻堅”工作,向著全年既定目標發起衝刺。
加快項目建設,冬季施工馬不停蹄;包保督辦,助力重點項目開花結果;加強消費市場建設,經濟新增長點節節升高;優化營商環境,“銀稅互動”讓民營經濟活力迸發……通化市在改革中挖掘潛能,在創新中開拓新局,實幹在先、穩中求進,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冬閒變冬忙推動重點項目達産達效
寒冬不“貓冬”,冬閒變冬忙,給項目建設“添柴加火”。
走進總投資2.3億元的嘉元綠寶環保裝備生産項目,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土建工程還在施工,1期工程的1座廠房、1棟研發樓已拔地而起。作為通化市冬季不停工項目,企業邊建設邊生産,移動垃圾箱、農村公廁等環衛産品已投入生産,預計年底可實現産值8000萬元。2期工程將在明年3月開工,計劃下半年全部建成。
這是通化市在年底前集中攻堅50天,加快在建項目、特別是冬季不停工項目建設的縮影。專項攻堅行動啟動以來,4個年底前計劃新開工項目中有1個已經開工,通化市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38項,開復工率達到98.8%,12項冬季不停工項目進展順利。今年計劃竣工投産項目已有60項竣工,24項投産。
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年初制定的"1+2+8"領導包保督辦重點項目建設工作責任制,重大項目列入了8張重點工作清單,18位市級領導包保推進57個重大項目。針對重點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通化市建立了“一個重大項目,一名包保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名項目專員,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精準發力,有效整改,破解難題。截至目前,已解決重點項目前期手續、土地徵收、資金籌措、市場推廣等60個問題,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達産達效。
打出“組合拳”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
為加強消費市場建設、推進消費升級,通化市積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走進通化縣小棉襖家政服務公司,月嫂培訓班正開展的有聲有色。“家政服務業的發展為創業就業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它將成為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市家政服務協會會長李立華告訴記者,協會依託家政龍頭企業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城鎮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家政技能培訓,拓寬他們的就業渠道。目前協會開展各類培訓班160余期,實現就業人數6423人,就業率達82%。
持續培育和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依託本地資源特色,打出節慶行銷活動,鄉鎮、農村消費市場建設,夜間經濟發展消費供給專項行動系列“組合拳”。
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營造節慶促銷氛圍。利用“雙十一”、元旦等重要時點,深化“千企促銷專項行動”,引導實體零售企業和電商企業開展線上線下“節日促銷”“購物節”等活動。
結合冰雪旅遊資源,打造特色消費品牌。組織冰雪企業和大型商超企業聯合開展以“冬季冰雪嘉年華”為主題的商旅聯合冰雪購物促銷活動,形成新消費熱點。
發展夜間經濟,拓展消費市場。制定夜間經濟發展規劃,打造“一區、一街、一帶”,並依託五月花大街和勝利路餐飲集聚街區,打造特色美食街,豐富餐飲消費新業態。
破解融資難“銀稅互動”激活民營經濟
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積極開展“銀稅互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市稅務部門與金融機構對“銀稅互動”進行了全盤規劃,形成了市“五轉”辦、市金融辦聯合推廣的局面。截至目前,共為189戶企業提供信用貸款2.3億元,為通化市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金融産品覆蓋面廣,規模類型多,讓民營企業得到了“真金白銀”的融資扶持。市稅務局已與建設銀行、吉林銀行等11家金融機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銀稅互動”實現了市縣鄉全覆蓋。推出的“稅易貸”“吉稅貸”等近20個“銀稅互動”金融産品,能夠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通過‘銀稅互動’活動品牌,稅務局已經在建行和農行開發了線上辦理,通過手機App 就可以實現‘秒申秒貸’、隨借隨還。”市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科長張曉春介紹説。在服務主體上,該局還實現了誠信擴圍、用戶擴圍,將新設立的小微企業納入信用評價範圍,增設納稅信用級別,並首次將納稅信用良好的個體工商業戶納入“銀稅互動”領域。
為加大“銀稅互動”産品創新力度,市稅務局與人民銀行正在開發推廣“減稅貸”“免稅貸”“退稅貸”等金融産品,研究探索搭建“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稅務”平臺,推進技術、産品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只穩不進難發展,只進不穩行難遠。鏗鏘足音,是山城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的責任擔當,“穩”得紮實、“進”得有力,奏響了功立長遠的發展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