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2019-12-13 10:13:40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李玥

  原題: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吉林日報12月13日訊(記者 李婷 丁美佳):

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首屆吉林陶瓷産業發展和高端人才論壇現場

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吉林市龍潭區在山東淄博推介非金屬材料産業

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陶瓷創作車間一角

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吉林市龍潭區在河北唐山舉辦非金屬材料産業推介會

吉林市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強勢崛起

吉林市龍潭區在北京舉辦吉林欽瓷藝術展

  寫在前面

  陶瓷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傳承,也是中國對世界的特別貢獻。世界因認知陶瓷而認知中國,China也成為了中國的英文名字。多少代人的努力,幾千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是享譽世界的陶瓷大國。如何開創新時代陶瓷産業發展的新局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12月11日,“聚賢、引才、智創、跨越”首屆吉林陶瓷産業發展和高端人才論壇暨龍潭區文創陶瓷大賽在世貿萬錦酒店舉行。論壇由中共吉林市委組織部、中共龍潭區委員會、龍潭區人民政府主辦,邀請了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山東省陶瓷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等行業內權威組織及藝術大家齊聚江城,旨在弘揚吉林陶瓷文化,宣傳和推廣陶瓷旅遊紀念品,引進國內陶瓷行業高端技術人才和大師,對吉林市經濟和人才交流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一屆論壇、一場盛會、一次交流,其背後是高端人才基礎性、戰略性的智力保障,是科技支撐助推陶瓷産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是以陶瓷産業為基礎的非金屬産業高效發展的創新路徑,更是獨具吉林龍潭特色、融合滿族、朝鮮族等文化氣息的吉林陶瓷品牌的樹立和推廣。

  近年來,吉林市龍潭區全力推進非金屬材料這一新興産業快速發展,努力建設非金屬材料産業園區,該園區擁有陶瓷産品研發中心和陶瓷産品體驗中心,並與華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聯合成立無機非金屬産業技術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園區將形成耐火材料區、陶瓷材料區、旅遊産業區、新型建築材料區、新能源材料區、高分子材料區、農業環保材料區和化工新材料區八大區域的産業鏈佈局,成為全國知名的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基地。

  今日龍潭,産業機構優化調整的大幕已經拉開,以非金屬材料産業為支撐的區域經濟增長“第三極”正在形成。

  資源豐富 底蘊深厚

  傳承“北方陶都”的歷史沿革

  豐富的自然資源是龍潭區非金屬産業發展的堅實基礎,悠久的開採歷史更為其産業發展賦予了傳承使命的責任與擔當。可以説,龍潭區非金屬材料産業發展不僅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價值。

  龍潭區地處吉林市松花江北岸,屬於長白山區向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沿江向西北傾斜,主要以低山、丘陵、河谷衝擊平原為主。其山地岩層為花崗岩、片麻岩層、和柔軟的第三紀層,地表覆蓋著近2000米厚的黏土層。由於地處地震斷裂帶的核心區域,受到地殼運動、火山噴發的自然因素影響,地下岩層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破土而出,散落在地表各處。經過長年的風化作用,逐漸呈現出黏土資源區在中心位置,玄武岩、頁巖分佈在兩側的自然資源格局。同時,在粘土資源的下方,還衍生出了巨大的煤炭資源。非金屬礦産資源十分豐富,且儲量巨大。

  據歷史記載,吉林龍潭在兩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居住,從兩漢時期的扶余王國開始製造泥質陶器;金朝時期,從中原掠來數萬匠人,極大地促進了陶瓷製造業的發展,盛極一時;龍潭陶瓷從兩漢時期的泥陶,發展到渤海時期的建築構件,到遼金時期開始有了瓷器,並在金朝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康熙元年,關內大旱,曾在河北開平瓷窯做過工的趙岩龍,闖關東來到了今大口欽滿族鎮的前窯。在山水沖刷的溪溝裏他發現了細膩油滑的白黏土,燒後硬度大,是上好的燒造缸瓷材料。於是趙岩龍開始建窯燒缸。康熙二年,趙岩龍建造了第一座窯,因窯呈帽頭形,又稱窯帽子。

  《永吉縣誌》中記載:當地的土質分紅、黃、灰、白、黑五色,柔而細,紅、黃、灰、白黏性極重,黑色稍輕,紅色土可制各種器皿文具,如茶壺、罐、瓶、筆筒、筆洗、酒壺、酒盞等具,較宜興泥尤佳。灰、白二色可制缸坯子及各種盆、壇、罐、瓶之坯子。黃色可制各器的釉子,名“月土”,用以飾器者,“細砂土、白土可制砂鍋、砂壺、砂吊子等”。在改進了窯形和發明上釉子後,缸業逐漸開始興旺。從前窯到後窯,最高潮時龍潭區境內有窯帽子55家,成為東北亞最大的窯廠,遂有了“北方陶都”的稱謂。

  1948年到20世紀80年代,永吉縣制缸廠、永吉縣陶瓷工業公司先後在龍潭區蓬勃發展,從最原始的手工制陶到生産工藝實現半機械化、全機械化,龍潭區的陶瓷企業在生産傳統陶製品、陶雜件基礎上,結合傳統工藝試驗生産出不同的美術陶53種,各種美術陶出口遠銷至西歐、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量達75萬件。

  目前,龍潭區有黏土、玄武岩、頁巖、沸石、瓷石等10余種非金屬種類。吉林省第二地質調查所儲量預估報告顯示,龍潭區範圍內黏土的預估儲量在4.7億噸以上,玄武岩預估儲量5億噸以上,頁巖預估儲量10億噸以上,瓷石和沸石預估儲量均在1000萬噸以上。吉林省國土資源部門將龍潭區的非金屬礦産資源列入到《吉林省礦産資源總體規劃》中,並在龍潭區規劃了4塊開採區。

  凝心聚力 高效發展

  打造區域經濟增長“第三極”

  2017年開始,龍潭區委、區政府高效推進非金屬産業發展,依託龍潭區蘊藏豐富的非金屬礦物資源,把非金屬新材料産業發展作為龍潭區一個新興戰略産業,打造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區,與化工園區、冶金園區形成三足鼎立的産業發展格局,優化龍潭區産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健全體制機制,長效保障。龍潭區全區上下一盤棋,高位統籌謀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走訪,並深入先進地區交流學習,全力推動産業發展。成立龍潭區非金屬特色産業發展推進領導小組,下設龍潭區非金屬特色産業發展推進辦公室,對全區的非金屬礦産資源進行整合和深度挖掘,通過轉型升級、增加新項目和科技力量,推動非金屬産業作為龍潭區經濟增長的第三極快速發展。

  深化戰略合作,優勢互補。委託中材集團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編制産業發展規劃,確定産業發展方向;與華北理工大學在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産品開發、工藝陶瓷創意、項目規劃諮詢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實現産學共贏;委託唐山市陶瓷行業協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山東德功黑陶藝術館、山東博山油滴雨點釉研究所等多家行業內佼佼者對龍潭區的礦産資源進行深加工材料的試生産和配方研發。

  強化招商引資,築巢引鳳。既要“走出去”,又要“請進來”,兩年多的時間,龍潭區在多地舉辦大型資源推介會,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成果豐富。2018年,龍潭區在河北唐山舉行了環渤海經濟圈非金屬材料産業發展推介會,當場與10家企業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議;同年5月,在北京舉辦了“龍潭之子吉林欽瓷魅力江城”主題的吉林欽瓷藝術展,展出具有欽瓷特色的各種作品100余件;今年7月,龍潭區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辦龍潭區非金屬材料産業發展座談會和非金屬材料産業發展推介會,極大地提高了龍潭區的影響力,為招商引資打下良好基礎。

  推動項目建設,強力支撐。在龍潭區委、區政府的有力推進下,非金屬産業項目建設落地生根。集陶瓷研發、參觀、體驗及銷售為一體的陶瓷體驗館及研發中心項目目前正在調試期,預計年産值300萬元;以工藝美術陶瓷和高檔瓷器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為主的吉林市乾豐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項目已成功研發吉林欽瓷,並銷往全國各地;寶豐球粘土高嶺土綜合利用綠色建材項目現已完成投資6000萬元;老窯口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旅遊紀念品系列産品項目已與山東雨點釉有限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預計年産值450萬元;缸窯鎮金冠陶瓷廠日産2萬片倣古青磚青瓦及藝術黑陶生産線已全面建成投産。

  經過全區共同努力,目前,區域內已有陶瓷生産企業12家,有輥道窯、推板窯、隧道窯等共計21座加工設備,産品包含生活陶瓷、建築陶瓷、工業陶瓷、耐火材料和藝術陶瓷五大類,輻射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內蒙古以及朝鮮、韓國等。

  空間巨大 未來可期

  建設百億級非金屬礦城

  歷史底蘊深厚、發展基礎牢固、市場空間巨大、運輸條件便利、要素保障突出、政策環境優越、科研力量雄厚、人力資源豐富……以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區建設為抓手,龍潭區正向百億級非金屬礦城邁進。

  龍潭區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區設立在龍潭區大口欽滿族鎮和缸窯鎮,依託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園區將建設包括陶瓷小鎮旅遊觀光區、耐火材料區、陶瓷材料區、新能源材料區、新型建築材料區、高分子材料區、農業環保材料區和化工新材料區八大片區,在缸窯鎮重點建設粗陶産業集聚區。園區總用地規模5平方公里,分為兩期建設。力爭通過5年至10年的産業發展,將龍潭區非金屬礦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打造“産業結構優化、用地佈局高效、環境生態良好的,在非金屬礦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性、生態化、現代化非金屬礦精深加工技術創新和研發基地;中國知名的非金屬礦資源基地、産業聚集地和技術輻射地,百億級中國非金屬礦城。”

  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宏偉藍圖的背後是穩紮穩打的務實推進,在這方面,龍潭區已先行一步。

  規劃先行,科研牽動。龍潭區非金屬礦産業發展立足於高起點,著眼于高標準,項目先設計、後施工,實現非金屬礦産業合理髮展、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研發重大的新産品、新技術,建立以應用研究和産品開發為目的的研發中心、産學研聯盟;創建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應用技術和産品,緊密連結下游産業,形成上下游聯動發展;依託國內有影響的企業和研發機構,共同開發國際和國內一流非金屬新材料産品;提高企業的市場反應能力、運用資源的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和發展後勁。

  項目支撐,集群發展。龍潭區著力引進一批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大項目,大力發展非金屬新材料産業集群,使企業在産品産量、品質、價格、行銷網絡、物流服務、社會功能等各方面都形成真正的優勢,贏取國內外資源,搶佔國內外市場,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吸引資本、技術、勞動、管理等生産要素聚集。有利於形成産業發展的規模效應,也有利於企業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鏈條完整,培育區域品牌。龍潭區著力建設擁有完整的資源、粗加工、精深加工、研發、銷售渠道體系,具備非金屬新材料縱向發展的能力,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層次需求,使企業在行業景氣度下滑時仍能維持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加強區域品牌基地建設,推動區域優勢産業集群、優化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發展後勁。

  記者述評

  發展非金屬新材料産業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非金屬新材料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龍潭區大力發展非金屬新材料産業,既屬國家産業政策優先鼓勵發展的項目,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又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是國家政策導向所需。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將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列為新興産業鼓勵發展;科技部組織編制了“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産業化”重點研發計劃,其中“節能、環保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被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文《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其中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被列入發展工程之一。

  是産業結構優化調整所需。大口欽鎮和缸窯鎮之前的工業以粘土原礦銷售、粗陶加工為主,産業層次低、轉化率低、企業科技含量低,且缺少統一規劃,分散發展,既沒有使資源和項目得到合理佈局,又形不成競爭力和吸引力。龍潭區以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區為平臺,建立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新型産業承載區,有利於加快發展資源轉化型産業、高科技産業和循環經濟,最大效益地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是龍潭區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客觀需要。

  是地方經濟持續發展所需。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大背景下,龍潭區全力建設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區,可充分利用目前龍潭經濟開發區已有的冶金産業區的公用工程和輔助工程,以較小的成本增加經濟增量。既符合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要求,又可以實現土地資源、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投入效益最大化,實現産業、園區、城市的統籌發展、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龍潭區通過推行差異化發展戰略,實現區域各特色工業園區間的錯位發展,以大口欽滿族鎮和缸窯鎮非金屬礦資源為依託建設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與緊鄰的吉林市北部工業新區冶金園區進行上下游産業互補,把非金屬新材料産業園建成對龍潭區及吉林市經濟社會發展有巨大影響力的綜合性新型特色工業園區,是戰略決策,更是智慧之舉。(圖片由吉林市龍潭區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