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海蘭江畔譜新曲——龍井市脫貧攻堅工作亮點採擷
吉林日報12月16日訊(記者 趙夢卓 實習生 滕浩鋒):一場大雪過後,空氣寒冷又不乏一縷清甜;積雪點綴在田間地頭,清新中蘊藏無限希望。如往常一樣,龍井市智新鎮龍海村村幹部與村民們聚在一起,嘮家常,談需求,話未來,氣氛熱烈。
近年來,龍井市通過産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旅遊扶貧等方式激發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當地脫貧發展注入持久的內生動力。摘掉“窮帽子”的龍井,村子美了,村風正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從“滯銷貨”到“香餑餑”
龍井市位於延邊州東南部,長白山東麓。自2002年被確定為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吹響了衝鋒的號角,朝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目標砥礪奮進。
該市緊緊抓住産業扶貧這個“牛鼻子”,依託當地兩大特産——蘋果梨和大米,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産業扶貧新路徑。通過産業扶貧,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不僅解決了貧困戶的脫貧問題,也為日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8年冬天,國務院參事室選派楊文軍來到這裡挂職任市委常委、副市長。他下鄉、進村、入戶,了解實際情況。
上世紀20年代,延邊蘋果梨被培育出來,果實大如拳頭,果皮紫紅艷麗,果肉雪白細膩,汁味酸甜可口。延邊蘋果梨素有“北方梨中之秀”的美稱,1985年,在全國蘋果梨檢評會上被評為全國第一優質梨。1995年,龍井市被命名為“中國蘋果梨之鄉”。作為具有典型意義的“中國地理標誌”産品,延邊蘋果梨理應為當地百姓帶來豐厚收益,然而蘋果梨銷售價格卻連年走低,一些果農被迫將果樹砍掉改種玉米。
看著漫山遍野的梨園,楊文軍心急如焚。一圈兒轉下來,他發現産品附加值低、品牌力弱、批發銷售利潤低是蘋果梨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於是他積極協調農業部門為大箕村甲波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爭取綠色食品認證的全額補貼;聯繫電商平臺,將産品放到網上銷售;為減少物流成本,與快遞企業多次協商後將單件物流價格降到了“愛心價”。
大箕村第一書記魏來説,如今,在全新包裝、全新品牌的“加持”下,蘋果梨通過網絡平臺成功銷往全國各地,賣到了30元/盒(約2公斤)。曾經因不易保存而無法遠銷的李子也賣到了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並獲得綠色認證,為將來銷售打下堅實基礎。
“沒想到多年來持續低迷的蘋果梨又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僅一個銷售季就完成了1.5萬箱的銷量,又成了‘香餑餑’!”魏來説。
僅靠銷售還遠遠不夠,如何在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從而提高産品附加值,成為蘋果梨面臨的新課題。近日,龍井市收到一個好消息,蘋果梨終於覓到了新出路——引進一家企業研發蘋果梨酒。同時,找到吉林省農科院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探索將蘋果梨深加工榨取果汁,並設計了一套從梨到果汁,再將果渣加工成果蔬代餐粉、有機肥的閉合、綠色可循環的生産工藝。
從窮鄉僻壤到旅遊勝地
窗外雪花紛紛,室內蝴蝶飛舞。冬日裏走進龍井市琵岩山蝴蝶谷生態園,仿佛進入了“小南國”,滿室綻放的花朵和飛翔嬉戲的蝴蝶令人有一種與春天邂逅的感覺。這裡不僅有柑橘鳳蝶、達摩鳳蝶、紅巨俠蝶等近20種蝴蝶供人觀賞捕捉、製作標本,還有梅花鹿、小松鼠與遊客親密接觸,以及果蔬採摘等遊樂項目。“琵岩山蝴蝶谷生態園豐富了龍井市乃至延邊州冬季旅遊市場,為冰天雪地的延邊增加了一抹絢麗的色彩。”楊文軍説。
龍井山川秀美,生態良好,景色宜人,物産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5.8%,是海蘭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休閒旅遊的度假勝地。近年來,旅遊業作為龍井三大支柱産業之一,發展速度突飛猛進。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遊客80.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5%和20%。
在脫貧攻堅系列舉措中,旅遊扶貧成為生力軍,在促進精準扶貧産業發展、增加貧困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位於龍井市東南部的智新鎮明東村,幾年前還是個不起眼的小村莊,道路坑洼泥濘,到處是舊條幅、野廣告。如今,這裡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
寬闊平坦的道路、設施完善的小廣場、乾淨整潔的朝鮮族民宿……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的生活也愈加多姿多彩。作為有著百年曆史的朝鮮族聚居村,明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是我國著名朝鮮族愛國詩人尹東柱的出生地,這裡有朝鮮族愛國人士在延邊地區創辦的最早的民族教育的搖籃——明東學校,這裡有全省首家村級博物館……
近年來,明東村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名人故居遊,並借此開發農家樂鄉村旅遊、綠色蔬菜採摘日光溫室大棚項目,增加村民收入。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6.39萬元,扶貧産業項目效益資金收益50.6萬元。截至2018年底,村裏45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剩餘1戶1人於今年年底脫貧。
“通過發展旅遊,吸引了不少村民返鄉創業。”明東村第一書記韓寶寧舉例説,村裏有一名“美食網紅”,她做的辣白菜、打糕等特色小吃非常受歡迎。“以前她長年在韓國打工,現在已回到村裏創業了。”據悉,明東村現有外出務工人員115人,已返鄉15人,3人創業,累計投資規模達300萬元,年平均銷售額35萬元,帶動12人就業。
扶貧扶智兩手抓,突出黨建引領
把黨課講在第一線,把黨旗插在最前沿。
龍井市扶貧扶智兩手抓,突出黨建引領。據楊文軍介紹,他們組織村幹部、致富帶頭人考察現代農業技術與美麗鄉村建設,率第一書記、農村黨員學習鄉村治理和特色産業發展,帶村醫參加全科醫生培訓,為衛健系統幹部職工講黨課,為生態環保定點扶貧工作培訓班作輔導報告,到州委黨校“新時代大講堂”作專題講座……
海蘭江畔黨旗紅!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龍井圍繞“六個精準”基本方略,壓緊壓實工作責任。順利通過省級貧困縣退出實地核查和評估,吉林省政府公告退出貧困序列後,龍井圍繞吉林省委“一條主線兩手抓”的部署要求,切實抓好鞏固提升工作。
深入實施農村黨建“六大工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實現全覆蓋。推行農村黨員聯繫服務群眾“1+N”工作法,650名在村黨員幹部聯繫包保5900余名群眾,198名駐村幹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3年來,共整合資金8.26億元,用於發展産業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安全飲水問題得到全面解決,村屯道路硬化率和客運班車通車率全部達標。廣播電視信號實現全覆蓋,所有貧困戶家中已全部接通生活用電。安全住房率達到100%,村衛生室建設全部達標,貧困戶無因病返貧現象,全市無因貧輟學學生。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構建致貧返貧預警機制、深入開展包保幫扶工作、發揮定點幫扶資源優勢和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等8方面重點工作,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通過不斷努力,龍井市於今年末實現貧困村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摘帽”的目標。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為。龍井市正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龍井的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