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查幹湖:生態勝地 資源寶地
吉林日報12月20日訊(黃志剛):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查幹湖視察並對查幹湖未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指示。查幹湖是松原的母親湖,如何按照要求,守護好這塊“金字招牌”,需要每一個松原人付出努力。又到一年冬捕時,囑託言猶在耳,“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的查幹湖,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季。
活水湖 生態湖
1984年8月,引松工程正式通水,用了近一年的時間一次性灌滿了查幹湖,水儲量和水位高程一次性達到設計標準。
引松工程通水後,查幹湖水源有了充分的保障,只要松花江有水,查幹湖就有水,查幹湖乾涸的歷史悲劇永遠不會再重演了。
引松渠道的首閘和尾閘高低落差8米左右,因此,查幹湖水位低了需要補充,打開首閘後江水自然流入了引松渠道。到汛期,查幹湖水位超過了設計水位,就會通過十家子攔水壩的泄水口泄水。有進水口、泄水口,查幹湖整體湖面不分春夏秋冬每時每刻都在流動,是名副其實的活水湖。
查幹湖不但是活水湖,更是生態湖,通過引松工程復活以後,查幹湖改變了小氣候,湖區周圍雨量增多,空氣新鮮,負離子含有量增加,生態環境大幅改觀,“畫水畫、念草經、話冰雪、擴濕地”,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查幹湖的生態價值將更加凸顯出來。
有機綠色食品
查幹湖胖頭魚因肉質鮮美,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2002年,查幹湖胖頭魚經國家權威部門認證為國家AA級綠色食品,並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2003年7月,通過了ISO9001國際品質管理體系、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取得了COFCC“有機食品”認證,成為食品行業水系列的龍頭産品。2006年,獲得中國名牌農産品,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僅有的兩個漁業産品之一。現在的查幹湖胖頭魚同世界有機食品市場正式接軌,國家有關部門會不定期不定時的採樣檢查,每個測評過程都很複雜、很嚴格,完全靠儀器、靠科技手段。
事實證明,胖頭魚是真正的可放心食用的綠色有機食品,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查幹湖胖頭魚為什麼市場銷路這麼大?為什麼受到這麼多人的歡迎和青睞?為什麼繁殖這麼快?
胖頭魚生活在水的上層,主要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是慮食性魚類,水中最優質的餌料它先食用,之後才輪到其它魚類。再加上北方特殊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使得胖頭魚品質優異,味道鮮美純正,個大體肥,特別是魚頭中含有豐富的DNA,高蛋白和脂肪酸,老少皆宜,因此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胖頭魚長到三斤為成魚,魚齡4到5年,半斤的魚苗在4年左右的時間長到30斤左右再正常不過了。為什麼胖頭魚長這麼塊,簡單講就是“幾何級數”增長原理,幾何級數增長就是成倍數增長。特別是長到3斤左右時,轉年就能長到6、7斤,再有一年就是10多斤,再過一年就是20斤到30斤甚至40斤左右。
“兩大法寶”
查幹湖魚業産量逐年提高,各項經濟指標持續發展,靠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遵循自然規律,按經濟規律辦事,靠的是投放魚苗和控制網眼兩大法寶。
投放魚苗“前捕後續”。查幹湖魚場認真解決和克服了當年紅、先得利的短期行為,在措施上建立起自繁自育的魚苗供應體系,防止一網打盡,堅持捕多少再投多少的原則,做到“前捕後續”,使漁業資源始終處在良性循環的狀態。
查幹湖大水面的西北側同乾安、通榆接壤處通讓鐵路橋南側,有一塊“處女水域”,原來是霍林河與洮兒河泄洪的古河床,約佔查幹湖水面的四分之一,查幹湖復活後,這塊水域同大湖連上。引松通水四十年,這塊水域夏天未進過船,冬天沒拉過網,水域中浮游生物多,環境好,沒有外來干擾,非常適合魚群繁衍生息,是一塊天然的繁育基地。
現在查幹湖魚為什麼見大不見小呢?主要是網眼控制,查幹湖的網眼從4寸變成6寸,延續至今。為了企業的連續穩産高産,保證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嚴格控制網眼的措施,採取梯子型打撈方法,選擇夠斤數的魚。如果小魚苗裹進來了,也要放回水中。因此大和多是絕對的,小和少是相對的。
多年探索和思考、實幹和實踐,查幹湖實現了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我們相信,隨著各項生態發展政策的落實,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將更加燦爛奪目、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