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行動“菜單化” 工作“標準化” 監管“可視化”長春凈月高新區:“出重拳”嚴防疫情擴散

2020-02-08 14:12:47  |  來源:長春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孫東臨

  原題:行動“菜單化” 工作“標準化” 監管“可視化” 凈月高新區:“出重拳”嚴防疫情擴散

行動“菜單化” 工作“標準化” 監管“可視化”長春凈月高新區:“出重拳”嚴防疫情擴散

  凈月高新區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的賓館進行消殺。

行動“菜單化” 工作“標準化” 監管“可視化”長春凈月高新區:“出重拳”嚴防疫情擴散

  凈月高新區各村屯嚴把入口關,做好人員登記工作。 (圖片由凈月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提供)

  長春日報2月8日訊:組成5個專項功能組,分兵把口,各司其職,對高速公路口、出城口、醫院等重要節點進行管控;對各社區、村展開“拉網式”“地毯式”排查;第一時間開闢“綠色通道”,調撥專項資金充分保障醫用酒精、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供應;發放宣傳單、告知書等材料23.9萬份,張貼宣傳條幅4000余個,確保防控宣傳“全覆蓋”……疫情發生以來,凈月高新區嚴密部署,出實招、亮硬招,做好疫情的排查、掌控和管理工作。

  目前,凈月高新區疫情防控工作重點由“防輸入”變為“防擴散”,把“發現”和“隔離”作為核心工作,嚴防社區傳染,並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出臺一系列“硬舉措”。

  責任層層壓實 工作環環相扣

  凈月高新區採取“分級”工作制,保障責任層層壓實、工作環環相扣。在疫情防控方面,實行“重點疫區分級管控機制”。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可能污染的範圍實施“一級管控”,由區疾控中心、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安部門、建設局等單位對一級管控區域實行集中管理,同時按照“菜單化、標準化、可視化”原則,以視頻監控系統輔助,對疫情一級防控的小區單元進行嚴密監控。對重點疫區來(返)長人員實行“二級管控”,要求其主動與所在村、社區聯繫登記,並居家隔離14天,衛生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安部門做好摸排核查、隨訪問詢與周邊群眾警示告知工作。對其他省份來(返)長人員實行“三級管控”,在居家隔離期間,相關單位做好隨訪、監測等工作。“重點疫區分級管控機制”的實施有效隔絕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實現工作環環相扣。

  在責任落實方面,啟動“五級聯防聯控機制”。“五級”體系由凈月高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三鎮七街、村、社區、網格長(員)以及樓棟長構成。逐級分工、層層包保,形成以鎮街為中心、社區網格為支撐,轄區樓棟長共同參與的聯防聯控格局,織牢疫情“管控網”。

  因地科學管控 因人精準施策

  因地科學管控、因人精準施策。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在分級防控基礎上,實行責任主體與個人“分類”管理。

  責任主體方面,實行“公共場所和人群聚集地分類管控機制”。對全區金融、類金融類企業,居民小區、棄管小區,教育系統,工業企業,民政和宗教系統,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公共行業企業、建築工地及其他各類公共場所分別下發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強化主體責任,要求建立“自我排查、自我防護、自我監管、自我宣傳”的自管體系,確保各單位因時制宜、科學管控。

  在人員管控方面,實行居民“出入證”管理制度。5日起,在凈月高新區部分居民小區能夠看到,居民進入小區時都自覺“亮證”。證件上除姓名、住址等信息外,還有樓棟長簽、及物業公司、社區蓋章。持“出入證”才能出入各個居民小區,這是凈月高新區防控疫情的新做法。“出入證”只向“無外出史且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居民”以及“返長隔離期滿且經社區確認解除隔離的居民”發放。凈月高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居民小區必須嚴格執行“出入證”管理制度,對人員日常出入管理制度執行落實不到位、不嚴格的相關單位和小區,將根據相關規定,予以吊銷執照、行業處罰。對於拒不執行“出入證”管理制度的居民,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公安部出臺的相關規定,由公安部門採取強制措施。目前,凈月高新區已向各居民小區發放“出入證”30萬個,下一步將繼續向轄區有需要的居民發放。

  穩控經濟發展 穩定防疫“後方”

  3日(彈性工作日首日)至今,凈月高新區各相關部門認真謀劃全年工作任務,圍繞項目建設,做好復工企業調查,以及規劃、城建、徵拆、招商、土地出讓、項目開工等各項工作的前期準備,並將適時啟動項目設計、招標、前期手續等工作,提前介入,平行推進,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爭取主動,贏得時間,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按照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的原則,凈月高新區條塊結合、兩者兼顧、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既穩控疫情防控工作“後方”保障,更避免疫情給全年經濟運行帶來“後遺症”。

  (撰稿 張曉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