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這一戰,我們必勝

2020-02-17 09:23:18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孫東臨

  原題:從城市到鄉村,從幹部到群眾,他們挺身而出,戰鬥在崗位的最前沿。近日,記者踏訪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感受這裡一線“戰士”的共同心聲——這一戰,我們必勝

  吉林日報2月17日訊(記者 趙廣欣 王丹):2月10日,星期一,晴,氣溫零下13℃。

  上午9時30分,我們來到長春凈月高新區,計劃用一天的時間,踏訪這裡的城市社區和鄉鎮村屯,多層面採訪疫情防控情況。

  防控前線的“偵察兵”

  在凈月高新區宣傳部幹事的陪同下,我們先來到區疾控中心,找到了李孟。

  李孟是區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機動小組的普通一員。

  因連續熬夜,體態纖弱的李孟面露倦容。她給我們講述了自己的一次消殺任務:

  2月6日,晚10時。

  背著10公斤重的消毒設備,李孟站在一棟樓前,透過滿是水汽的護目鏡,使勁把頭往後仰,看了看樓房的最頂層。

  “‘叮咚’……35層到了。”電梯語音提示響起,李孟睜開困頓的雙眼,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出電梯。

  兩個小時前,疫情防控機動小組接到電話,在轄區內一棟高層民宅發現疑似病例,需立刻進行消殺工作。

  “我去吧!”剛從“戰場”上完成消殺任務的李孟,放下泡好的速食麵,拎起了噴霧器。

  此時,她已經一天一宿沒有好好休息了。跟她並肩作戰的“姐妹們”也同樣疲憊不堪。

  房門、走廊、電梯、樓梯扶手……李孟從頂層開始消殺,確保不留一處死角。

  “實在是太悶了!”一個半小時後,李孟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身體幾近虛脫。一陣寒風吹過,她打了一個哆嗦……

  李孟給我們講述的同時,她所處的辦公室內,兩部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兩位姐妹正緊張地忙碌著。

  “請問您哪不舒服,有什麼症狀?”“收到!我們馬上派車將人送去留觀站,請您再説一遍詳細地址。”……

  房間另一角有兩張簡易單人床,半躺著3位“全副武裝”的女孩。聲音嘈雜,她們還是睡著了,但仍處於一種待戰的狀態。

  檢測樣本、開展調查、樓道消殺、防控指導……疫情在哪,這些年輕的姑娘們就衝向哪,她們就是戰場上的“偵察兵”。

  “真是心疼這些孩子們,但作為疾控人,責無旁貸。”區衛生健康局局長陳愛民説。

  甘當群眾的“出氣筒”

  上午10時30分,我們來到永興街道中信社區。

  在中信城·淺山小區的入口,我們見到了中信社區黨委書記聶黎黎。

  小區的門裏側,一位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背著噴霧器,正在進行消殺。

  在她身邊,物業保安和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登記信息、查看出入證……一輛沒有出入證的外來車輛,緩緩後退,然後駛離小區。

  “物業管家們打電話,説沒有拿到出入證的居民有些著急了。今兒天還沒亮,我就到各個小區辦這事兒。”聶黎黎的聲音沙啞。

  社區製作的出入證按不同人群分紅黃綠三種。“小小一張卡片,‘五臟俱全’,除了姓名、住址,還要有樓棟長的簽名和物業公司、社區的蓋章。”聶黎黎説,“這活兒瑣碎,但一點馬虎不得。有一點差錯,對不起老百姓。”

  “吳楠,老張怎麼樣了?”看到網格長吳楠走過來,聶黎黎遠遠地問道。

  “沒事了。又給他當了把‘出氣筒’。”剛給居家隔離人員送完物資的網格長吳楠,甩了甩有些發麻的胳膊,笑著回應説。

  吳楠告訴記者,自己負責的網格內有80人正在居家隔離,每天幫居民採購成了雷打不動的一項工作。“居民在家自行隔離,難免會有些情緒波動,這時候我們既要當好‘知心大姐’,又要成為他們的‘出氣筒’。”

  有物業的封閉式小區只要把住小區出入口,疫情防控就有了基本保障,但對棄管小區怎麼辦?

  凈月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馮國君想出一個“笨”方法——建簡易圍墻,只留一個出入口,進行封閉式管理。“現在,街道的6個棄管小區全部實現了封閉式管理,居民也非常理解和支持。”馮國君説。

  六旬老漢的戰“疫”

  中午,空曠的鄉村仍沒有一絲暖意。

  我們驅車前往新湖鎮。道路兩側,莊稼地覆蓋著白雪,陽光折射,令人精神一振。

  經過的每個路口,都能看到戴著紅袖箍的“哨兵”。一條條疫情防控警示標語,不時在身邊閃過。

  13時20分,已經站了幾個小時的“哨兵”趙海林跺了跺腳,揮揮手臂,想驅走寒意。

  “來來來,先登個記,測個體溫!”“你們從哪兒來?去哪個村?”……趙海林嗓門洪亮。

  趙海林是新湖鎮濱水社區的志願者。從除夕開始,他看社區工作者忙得連軸轉,人手還是不夠,就主動報名,志願參加防疫服務崗值守。

  “別看我今年67歲了,但要比身體,我還真不服年輕人。這時候不就跟打仗一樣嗎?咱正好能出一把子力氣,家裏人也都很支持呢。”

  “老哥哥,您可一定得注意保暖啊!”新湖鎮黨委書記丁志國,邊説邊把一摞熱貼塞到趙海林的手裏。

  新湖鎮下轄九村一社區,交通四通八達,鎮內面積跨度近30公里,給疫情防控造成困難。為確保防疫不留死角,鎮黨委發出征集令,希望有條件的黨員志願者能支援一下。

  “真的沒想到百姓能這麼配合。現在我們有‘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更多了個‘自防自控’。”丁志國的話説得底氣十足。

  就在不久前,林家村賈喜貴家的大門上貼了一張“警示單”,上面寫著“外出歸來,謝絕串門”,下邊還寫明瞭返鄉時間和聯繫電話。

  “我們不能給別人添麻煩,必須按要求居家隔離。‘警示單’也是提醒左鄰右捨近期不要到家裏串門。”已經安全度過隔離期的賈喜貴笑著説。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也在想辦法幫助轄區內的企業儘早復工復産。”丁志國説。

  15時30分,在吉林省家園共同體農業有限公司的日光大棚裏,劉玉文大姐正在栽種油菜。

  陽光正好,大棚裏的青菜綠油油的,煞是喜人。

  “這幾天比較冷,得把溫度控制好。”丁志國叮囑總經理譚啟蒙。

  “往年過年我們都放假,今年因為疫情需要,除夕夜就為復工做準備,一天也沒休息,就是希望能多出一份力。”譚啟蒙一臉驕傲。

  天色漸晚,我們驅車返程。

  17時10分,再次經過趙海林的“哨卡”,看到他還在。我們打開車窗,與老人家揮手道別。趙海林握緊拳頭,用力揮了一下手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