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報道(蔣民 通訊員 張艷 孫宏宇 張廣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吉林省鎮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切實把疫情防控作為政治任務來抓,壓實“三級書記抓疫情防控”責任制,出臺有力措施,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民警在疫情防控一線執勤 攝影 潘晟昱
鎮賚縣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應急處置演練 攝影 王凱
鎮賚縣構建順暢高效的指揮體系,將責任壓實分解傳遞到位。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鄉鎮、村(社區)同步成立領導小組;借鑒精準扶貧模式,實行“戰區制管理”,全面構建“三級書記抓疫情防控”的組織構架,分設13個專項工作組,分別由縣黨政班子成員任組長,衛健、公安、交通運輸、市監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抽調精幹力量,協同配合、綜合整治、聯防聯控;建立會商制度,根據防控工作需要,及時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會議;加大督查力度,各單位排查管控情況、各組工作情況實行“日報告”,有力推進各項任務的落實。
針對疫情輸入式特徵,將由疫區進入鎮賚人員作為重點對象,實施精準排查,臺賬管理,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鎮賚縣縣級領導率隊,鄉村幹部、社區網格員、治安民警、協警聯合行動,逐戶開展摸排登記工作,對重點排查範圍進行4次擴展提級,做到全覆蓋、無死角、零遺漏;針對“返崗返工返學”高峰,鎮賚縣研究制訂方案,提前建立臺賬,倒查行蹤軌跡,研判隔離措施;發揮大數據信息優勢,對相關線索和信息進行逐個排查比對,對入境人員前14天軌跡進行倒查,真正做到人員清、信息明、軌跡準;發動群眾聯合排查,勸導外地返鄉親朋鄰裡主動到社區(村)登記,並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建立鄉、村(社區)與公路卡點、火車站信息共享機制,入境人員及時納入臺賬管理。
鎮賚縣嚴格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機制,內外結合、上下聯動,構建立體防火牆。在縣境公路入口設置9處疫情檢測點,由交通運輸、交警、衛健三個部門抽調人員24小時值守;在鎮賚火車站,派駐專門工作組負責到站旅客管控,逐一進行體溫監測、信息登記、消毒防疫和流行病學調查,實施分類管理。
自1月30日起,鎮賚縣對村屯實行封閉管理,設置出入口卡點373個,24小時值守。自2月7日起,對縣城內全部小區、平房區實施封閉管理,35個單位近1500名幹部24小時輪流值守。
鎮賚縣對縣域內所有文體娛樂場所和賓館、餐飲等場所予以關停,暫停農村集市經營,停止舉辦宴會、聚餐等大型餐飲活動;全面加強對商超、市場、銀行、復工企業等場所管理,定時通風消殺。
鎮賚縣確定縣人民醫院為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全面啟動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確定縣中醫院和結核病院為備用醫院,保證有充足的病房和床位;成立縣級防控專家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4支醫療救治應急隊伍,3支防控應急突擊隊,24小時待命;廣泛聯繫拓寬採購渠道,全面加強醫療防護用品、器械設備等應急物資儲備及配備。
鎮賚縣著力加強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手機APP、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廣泛宣傳新冠肺炎的醫療常識、防護措施,正確引導廣大群眾進一步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掌握科學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