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吉大一院在武漢建起ICU
長春日報2月19日訊(記者 徐菲菲):連日來,經過一場跨越兩千多公里的“長途奔襲”,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把救治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所需的搶救設備,送到了武漢,以最快速度在異地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的ICU(重症監護病房)。
吉大一院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自9日接管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座10樓東區重症療區後,接管了50名急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這支精英團隊在剛進療區時卻“犯了難”——搶救設備遠不夠用,幾臺簡易的無創呼吸機無法滿足重症治療。
“縱使我們有十八般武藝,面對重症病人的治療時也是無計可施!”作為一名擁有多年重症救治經驗的移植外科醫生、第五批醫療隊領隊呂國悅深感力不從心。“對於一例呼吸衰竭病人的正常搶救步驟是先上高流量吸氧,然後是無創呼吸機,再是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的病人還需要上血液濾過和人工心肺機。”呂國悅表示,療區呼吸機、血濾機很緊缺,ECMO(人工心肺機)更不敢想,如果等國家及有關部門調配,病人在時間上等不了。
去哪兒弄這麼多“精良武器”?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讓危重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建立起ICU?
萬難之下,醫療隊向長春“大本營”如實彙報武漢一線情況,並得到吉大一院的立刻回復:緊急調配採購必要醫用設備及物品,全力支持前方醫療隊,以最快速度在療區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的ICU。
兩千公里之遙,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
11日,一輛滿載無創呼吸機等醫用設備,及酒精、消毒液等醫用物品的急救車從吉大一院出發,星夜趕赴武漢;
14日,兩輛裝載ECMO、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等重症救治所需醫療物資的車輛再從長春出發,全速趕往武漢;
15日,為了加強救治力度,吉大一院再派心臟外科、麻醉科、超聲科等4名相關專業技術骨幹增援第五批醫療隊,儘快開展ECMO、床旁血濾、呼吸機等技術設備的使用,全力保障重症患者醫療救治;
16日上午,火速增援的4名醫療隊員抵達武漢,他們顧不得休整,就運用剛送達武漢的醫療設備,為一名重症患者評估病情,開展呼吸機及ECMO治療……
如今,在這個設在武漢療區、配置齊全的ICU裏,來自吉大一院重症管理的中堅力量,繼續與時間賽跑,救助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