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症科主任鮑萬國
吉林日報2月22日訊(記者 畢雪):第一次見到鮑萬國是在我省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時,他穿著軍大衣,忙前忙後地給患者拿行李,乍看起來還以為他是患者的家屬。聽到他細緻地囑咐患者出院後注意事項,記者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症科主任鮑萬國。
作為吉大一院感染症科的“掌門人”,他不僅參加過抗擊SARS行動,還參加過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多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這次,他又第一時間衝向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前線。
因為鮑萬國經驗豐富,所以他擔任了吉林省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負責指導全省醫療救治工作。每天上午10點,他都要定時參加省內專家會診,為各地疑難病例提供技術支持。此外,各地遇到緊急疑難病例時,都會隨時聯繫他,所以他的電話、微信、會診不斷。
鮑萬國説:“剛開始我聽到武漢有不明肺炎時,就察覺到這可能是一種新型突發傳染疾病。”於是,他立即向院裏反映,成立了應急小組,正是因為他對專業的敏感,所以在1月21日,長春市出現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時,他們才能從容不迫、緊張有序地進行了接診。
雖然經歷了一個月不停歇、不分晝夜的戰鬥,但鮑萬國仍然鬥志昂揚,他説:“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我必須要做好本職工作,這是我的責任!”每次查房,他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一個患者一個患者地詳細詢問、查看。脫下防護服時,汗水已經濕透了他的衣衫。同事們都勸他多休息一會兒,他卻笑著擺擺手繼續忙。面對家人的擔心,他只是簡單説句“放心,我挺好!”就匆忙挂斷電話。
1月29日,患者李某某確診新冠肺炎後,因轉氨酶、血糖等指標明顯升高,經省專家組會診,緊急轉入吉大一院感染症科救治。由於李某某屬於高危人群,再加上其200多斤的體重,鮑萬國接診後一刻都不敢放鬆警惕,每天細緻地詢問患者病情。經過幾天不眠不休的治療,患者情況越來越好,等出院時,李某某體重不僅沒減輕,反而因為得到精心照料又胖了幾斤,他一遍遍地感謝鮑萬國,還給鮑萬國深深地鞠了一躬。
“對患者的身體治療很重要,但對他們的心理安撫同樣重要。”2月9日,他們收治了一位77歲高齡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因為這位患者在退休前也曾從事過醫療相關工作,懂一些醫療知識,所以她內心更恐懼,安慰起來也相對比較難。鮑萬國和醫護人員們輪班陪她聊天,只要沒人陪她,她的血氧就下降,鮑萬國拉著她的手,笑著勸她:“老姐啊,你咋還能被這個病毒嚇著呢!那我今天就給你開個‘小灶’,多給你講講它……”後來,每次鮑萬國去看她,她都會問:“小弟,你今天來給我講啥?”
每當看著患者恢復健康的笑臉,聽著患者一聲聲道謝,鮑萬國都特別高興,“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發病人數越來越少,出院人數越來越多!”採訪最後,記者向他表示敬意時,他卻笑著説:“都説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我就是個白衣老頭,做著我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