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市二道區政法委及法學會開展社會心理服務紀實

2020-03-26 10:13:10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胡曉萌

  原題:春風化愁緒 細語慰民心——長春市二道區政法委及法學會開展社會心理服務紀實

  在完善社會治理上補短板、在法律法規宣傳上找定位、在心理服務上找切入點……疫情期間,二道區政法委及法學會強化政治站位,突出使命擔當,專心開展社會心理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獻力。

  完善治理體系 補齊心理服務短板

  二道區從社會群眾心理健康需要入手,研究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心理狀態,探索向社會提供心理服務的新途徑,完善治理體制機制存在的短板和問題。

  成立了二道區委、區政府社會心理服務領導機構,由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為組長、分管文教衛的副區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承擔心理服務的資源調配、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問題研究與破解等。

  成立社會心理服務協會。承擔人員培訓、個案疏導、心理學研究、政府委託等事宜。全區有心理專家1人、法律專家1人,社會心理服務專業(有證)人員45人,社工師450人,專業人民調解員24人,都是心理服務協會的重要力量,目前協會正在審批中。

  成立心理志願者團隊。由於疫情來得突然,心理服務團隊尚未成立,結合省法學會[2020]1號、2號文件要求,經法學會常務委員會(微信辦公會)研究決定,暫時成立二道區心理服務志願者協會,此協會性質和職能與心理服務協會相同,程式上不受管理部門約束,承擔疫情中社會心理疏導工作。

  科學設計載體 在疫情中找切入點

  疫情面前,心理疏導是重要環節。二道區政法委及法學會充分分析研判形勢,快速響應,不等不靠、主動應戰,以心理服務為突破口,為區委、區政府解除後顧之憂。

  創辦微刊。聯合區司法局、區教育局、區衛健局、區心理志願者協會的專家、心理服務志願者共同開辦《二道區心理服務在線》微刊,設計不同版塊、採用不同形式,在立志、直對疫情、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等方面,為社會各群體、個體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目前,已完成12期,點擊率已超6萬次,受到讀者廣泛歡迎。

  將各行業的人員心理狀況,通過街鎮分管綜治工作的人員或黨工委副書記反饋回法學會,由法學會組織專家和心理諮詢師進行分析,找出共性問題,並分別由各專家、心理諮詢師圍繞不同群眾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

  區委政法委及法學會等部門創辦的微刊,依託綜治工作平臺,發往7個街鎮、49個社區(村),通過政府網站和政法公眾號發往部門和社會團體。目前,社區已通過微信群、公眾號、QQ群與居民普遍建立聯繫。

  同時,針對不同行業心理特點進行普遍疏導。團隊把疫情中急需心理疏導的人群分為六類,以問題為嚮導,每一期內容由當前突出的問題決定,發現什麼問題就攻克什麼問題。

  針對不同心理 精準提供個性服務

  疫情發生後,民政部門反映,同心敬老院的部分老人在疫情中表現出精神抑鬱、過分恐慌、厭世心理,團隊委派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理健康專委會委員崔京淑老師前往該養老院,對老人進行了集體心理輔導,效果良好。隨後,由崔京淑老師對全區26個養老機構55名管理人員進行精神撫慰、厭世干預等方面的培訓,通過一斷時間的觀察,全區各養老院老人精神狀態恢復良好。

  “沒想到心理疏導這麼專業,這麼管用。”東盛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劉冰潔在疫情期間負責物資採購、點位巡查、群防群控和宣傳等工作,因一時買不到口罩思想壓力過大,加上長期缺乏休息,暈倒在工作崗位、住進了醫院。法學會在聽到此消息後,指派專家進行了心理輔導,通過幾次視頻、電話疏導,劉冰潔身心健康得到有效康復。

  在工作中,有社區工作人員反映,一居民因對門家庭正在居家隔離觀察,總是擔心自已被病毒傳染,一天給社區打十幾個電話。問題反饋到團隊,經過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因長期封閉室內而産生的焦躁心態,他們立即指派一名心理諮詢師以電話的方式與之心理溝通,半個小時後,該居民表示:“我想通了,這個時候我不應該只想著自已,按照心理諮詢師的建議,在家裏看看書、看看大片有多好,以後我不會給社區添麻煩了。”

  通過微刊、面對面、線對線的心理干預形式,架起了心靈溝通的橋梁,極大地緩解了各群體的心理壓力,幫助心理失衡人員從困境中走了出來,也使民眾在疫情中調整保持良好心態。目前,二道區委、區政府已將疫情中和疫情後的社會心理干預環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交付政法委和法學會。(吉林日報記者 孟凡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