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受高鐵、私家車衝擊,客運量每年下降10%—長途客運如何逆境求生
國慶黃金周已過去近一個月,浩浩蕩蕩的出行大軍讓人記憶猶新,在節日盤點的成績單上,鐵路、民航的發送量都很耀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路客運人數又下降3%以上。
“長假期間下降的還算少的,平日裏旅客運送量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比例下降。”業內人士説,這些年,長途客運受到高鐵、私家車等衝擊,客流明顯減少,已經走到十字路口。
如何逆境求生,尋求轉型,成為擺在長途客運行業面前的重要問題。
公路客運連年下跌,部分線路實載率20%不到
“近5年,不管是長假還是平時,長途客運量一直呈下降趨勢。”南京市公路運輸管理處客運管理科副科長劉剛介紹,以長途客運南站為例,建成後的一兩年,公路客運達到最高峰,“十一”期間一天客運量最多的時候能有7萬人次,而這兩年,南站平時日均公路客運量大約在2.5萬左右,“十一”期間日均6萬人次左右。
數據顯示,2016年南京至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和安慶客運班線實載率,分別由2015年的60%、60%、30%、48%、54%下降至55%、45%、18%、29%和41%。其中南京到銅陵的實載率僅有18%。
高鐵衝擊、私家車出行增加,把公路客運逼上“絕境”
公路客運量的持續下降,跟高鐵的快速發展有直接關係。
以南京到南通為例。2016年5月15日,寧啟鐵路動車正式通車。開通後,南京至揚州50分鐘,至泰州1小時30分鐘,至南通僅需2小時30分鐘,時間大為縮短。省時的同時,動車的票價也不高,比如南京至揚州,鐵路票價為37.5元,公路為30至38元不等;南京至南通,鐵路為105.5元,公路為70至108元不等。
寧啟動車開通後,涉及到南京片區的公路客運共有227個班次、152輛運營班車、11044個座位數。開通一週以後,沿線公路客運班線實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江都、姜堰和南通地區(含如皋、海安),均下降了40%以上,其中南通最高,下降了53.54%。
此外,民航對中長途旅客的分流,私家車保有量增幅明顯,“互聯網+”時代旅客的出行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等,都是公路客運量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
增加“點對點”服務,公路客運夾縫中謀轉型
“高鐵的發展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應對,尋求轉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劉剛説。
“之前的公路客運,我們純粹當做一個運輸的過程。現在,為了更加豐富運輸過程中的附加值,我們嘗試了遊運結合,將公路客運和旅遊包車結合起來。”南京長途客運公司運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針對一些線路實載率低的情況,我們也出售一些旅遊聯票,通過接駁把遊客直接送到景點。另外,我們還嘗試開通環城旅遊巴士、鄉村旅遊巴士等。”
嘗試“定制”服務,也是公路客運的新做法。江蘇長運定制客運服務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介紹説:“例如,考慮到省內各市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經常需要到省政府開會辦公,結合公車改革,我們在南通、鹽城等地推出了定制專車,車輛直接到單位接人,之後可以一站送到省政府。另外,南京醫療資源豐富,我們開啟了一個‘健康直通車’的項目,甚至可以提供幫助掛號、陪診的服務。目前這樣的點對點的定制服務試點比較順利,後期有望逐步做大。”
“江蘇的高速公路建設在全國來説都很領先,公路客運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挖掘的地方,如何在競爭中找到公共客運的準確定位,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我們正在努力。”劉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