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南京列入住建部、環保部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河道共16條。《金陵晚報》記者1月14日從南京市水務局和市環保局獲悉,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開展了南京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公眾滿意度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結果,其中15條河道整治公眾滿意率超過90%,1條為72%,屬於全國前列。
據悉,這16條接受公眾滿意度調查的黑臭河道分別是:玄武區唐家山溝、友誼河、內秦淮河北段,秦淮區友誼河、明禦河、紅花河,建鄴區沙洲西河、沙洲東河、奧體北河,鼓樓區清江河、清江東溝、中保河、外金川河下關段,雨花臺區工農河,江寧區玉帶圩,浦口區禿尾巴河。
此次滿意度調查不僅是看河道水體環境,考核人員還對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記錄、影像資料等進行一一的檢查。
市環保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經專業機構調查,第三方水質檢測,這16條河道已為非黑臭。“水質監測至少要在連續監測一個月以上,主要監測4個水體指標,透明度、溶解氧、氨氮以及氧化還原電位。”他説。
由於國家考核不僅看水質還要看公眾是否接受治理效果,因此,加上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標準,南京這16條河道的黑臭現象已消除,整治已初見成效。今年,將進行水體的生態整治和水質穩定的“回頭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