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五里河街道推出“紅色黨建”工作模式

2018-06-26 16:31:31  |  來源:瀋陽晚報  |  編輯:楊海峰   |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

  在瀋陽市“三城聯創”工作中,沈河區五里河街道在“拆違控違攻堅戰”中應完成拆違數158處,拆違面積5414平方米,實際已拆除違章建築548處、拆違面積達18614平方米。“街道更乾淨了,感覺我們生活的環境煥然一新。”五里河街道是如何做到的?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慶吉介紹,這都要歸功於街道黨工委推出的“紅色黨建”工作新模式。

  抓黨建 黨員帶頭發揮作用

  五里河街道地處金廊沿線,擁有自管黨員2400余人,在職黨員1500余人,居民8萬餘人。在“三城聯創”工作中,街道黨工委改革創新模式,在“三城聯創”工作中做出了成績。

  街道黨工委始終聚焦瀋陽市振興發展大局,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實施基層黨建“紅色堡壘工程”,以黨建工作的成效帶動區域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在“三城聯創”工作中,街道黨工委著力培育“紅色頭雁”,通過選準、育強、管好等措施,培育了一支群眾信得過、服務有本事、治理有辦法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藥大社區66歲的書記吳亞玲就是其中一名“老典型”。身穿紅色馬甲,頭戴小紅帽,吳亞玲總是這樣帶領著社區幹部奮鬥在社區一線。面帶微笑的她也帶動了許多社區居民,在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社區的“清潔大軍”,每次社區進行清潔活動,都有居民自帶工具主動參與。

  同時,五里河街道建設“紅色陣地”,打造街道黨員組織生活體驗中心;聯結“紅色紐帶”,整合轄區內每個社區的24個社區組織成立“趣生活聯盟”,多方聚力架起服務群眾的樞紐;編制“紅色網絡”,探索形成了以黨員志願者為核心,以糾紛全排查、群眾全參與、考核全覆蓋、矛盾全化解為主要內容的“全社會調節五里河模式”,居民遇到難心事、堵心事,都會有人主動幫助解決。

  拆除違建 齊心協力促進街道整潔    

  在商戶雲集的北文萃路,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了聯合執法隊,經過廣泛深入的發動,沿路的101家商戶中,除20家商戶由聯合執法隊拆除外,其餘商戶均積極主動地進行了自拆,且未出現一起投訴。

  在拆除違法建築行動中,街道聯合區、街、社區三級工作力量,發揮市場、執法、公安等多部門工作職能,調動黨員、志願者、社會組織、駐區單位、沿街商戶及普通群眾的積極性,大家在黨工委的領導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轄區內一處2000余平方米的企業自有違法建築成功實現了自拆。

  截至目前,街道在“拆違控違攻堅戰”中應完成拆違數158處,拆違面積5414平方米,實際已拆除違章建築548處、拆違面積達18614平方米。其中,北文萃路101個違規門鬥進行統一拆除,面積近1800平方米;拆除老舊改造小區五里河小區樓道內違建房34個,面積136平方米;拆除五里河小區內鴿子籠、花架等153個。同時,在沈河區開展的“72小時”攻堅戰、“24小時”攻堅戰及“19+6”等專項整治行動,街道上下堅守一線,清理整治衛生死角4552處、三堆雜物3652處,小招貼46500處,安裝招貼板174個,制定並安裝垃圾桶架565個。(記者 李慶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