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可用3年時間離崗創業

2018-08-22 08:47:38  |  來源:瀋陽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8月初,瀋陽市政府發佈了《瀋陽市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政策措施》,8月20日,與其相應的《瀋陽市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政策措施實施細則》發佈。實施細則共19條,在促進科技成果在企業的推廣應用、推進知識産權運用、扶持人才創新創業等方面做出詳細説明和補充。按照《實施細則》,符合條件的留學歸國博士可得15萬元生活補貼,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可得額度為10-20萬的扶持。《實施細則》還提出,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可用3年時間離崗創業。

  科技成果:新認定的市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可一次性獲30萬元補助

  在“促進科技成果在企業的推廣應用”方面,《實施細則》提出,對新增的國家級、省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擇優給予100萬元、50萬元經費補助,對新認定的市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每家一次性給予30萬元經費補助。

  在“提升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創新供給服務水準”方面,對瀋陽市科技條件平臺的服務機構和區縣工作站依據績效考評得分情況進行排名,以不超過30%的比例擇優給予後補助資金支持。在瀋陽市科技條件平臺註冊且符合一定條件的,享受瀋陽市科技創新券優惠政策的企業和創業團隊,其技術服務金額在10萬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不超過60%的比例核定支持;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最高不超過30%的比例核定支持。企業申領創新券的最高額度不超過20萬元;創業團隊申領創新券的最高額度不超過5萬元。

  創新創業: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可用3年時間離崗創業

  在“積極引導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業對科研成果及時申請專利,鼓勵大學生創業項目申請專利”方面,《實施細則》提出,對國內發明專利每件資助不高於2500元;實用新型專利每件資助不高於500元;外觀設計專利每件資助不高於350元;PCT專利申請進入國家階段,每件每個國家資助不高於5000元,最多按三個國家予以資助。

  關於“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方面,《實施細則》提出,列入瀋陽市各級機構編制部門管理範圍的試用期滿、且距規定退休年齡在3年以上的各類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可以申請離崗創業,期限為3年。

  在“扶持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創業”方面,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和團隊給予額度為10-20萬的扶持,團隊形式申報的扶持額度上浮50%,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企業掛牌:在遼寧股權交易中心完成掛牌的股份制企業最高可得40萬元補助

  關於“推動雙創企業到遼寧股權交易中心展示、掛牌”方面,對於經瀋陽市金融主管部門備案後,在遼寧股權交易中心完成掛牌的股份制企業,每戶最高補助40萬元。其中:按正式掛牌和實現融資兩個階段分別給予補助20萬元。

  為鼓勵遼寧股權交易中心為我市中小微企業提供掛牌、培訓等服務,充分發揮“孵化器”作用,按照全年完成10次投融資路演、組織2次走進交易所(新三板)等大型活動、200戶企業在成長板以上完成掛牌的條件,給予100萬元獎勵。免費服務完成400戶以上給予200萬元獎勵。

  海外人才:符合條件的留學歸國博士可得15萬元生活補貼

  關於“開展院士專家工作站申報工作”方面,每新建一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給予200萬元(市區兩級1:1配套)支持。在“促進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沈工作”方面,《實施細則》提出,對取得國家教育部認可的海外院校頒發的博士及以上學位的,2017年1月1日以後在瀋陽創新創業,滿1年(含1年)以上,且年滿35歲以下並且承諾連續在瀋陽創新創業至少3年(含3年)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或掌握核心技術,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業經驗,熟悉相關産業領域發展情況的留學歸國博士給予總計15萬元生活補貼。

  在“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利用科技成果和人才優勢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方面,瀋陽按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經費的50%給予後補助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記者 邱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