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立標最優久為功 ——峰會特別報道之一

2018-08-27 10:38:52  |  來源:東北新聞網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勇毅者知難而進,馭勢者篤行如初。

  當下的遼寧,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向著全面振興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這片投資興業的沃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可喜而動人的變化——

  今年前7個月,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4%,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852.4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到位資金更是實現了48.8%的高增幅……

  企業對於良好營商環境的依賴,恰如生命對空氣、陽光和水的渴求。遼寧經濟活力的不斷迸發,正是全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有力證明。

  這是一場“攻堅戰”,為了這種改變,省委、省政府以“發展環境最優省”為目標,統攬全局,馳而不息;為了這種改變,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以“破繭成蝶”的勇氣,去疾除疴,久久為功。

  山海關外,厚植沃土。良好的營商環境正在遼沈大地形成,並逐漸轉化成現實生産力,推動振興列車不斷加速。

  轉換觀念完善新機制

  瀋陽,崇山東路19號。

  2015年12月,一個全新的機構——遼寧省政務服務中心在這裡安家落戶。兩年多來,“中心之外無審批”“一站式服務”,讓這座建築面積6145平方米的三層建築在全省聞名,並成為遼寧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標誌。

  “省政務服務中心把分散在省政府各部門的40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集中到一起,進行統一運行管理,真正減少了企業辦事時間和成本,提高了審批服務水準和效率。”省政務服務辦主任吳娟告訴記者。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這樣的審批大廳並不鮮見。但對於兩年多前的遼寧來説,這一舉動折射出的則是全省上下在思想觀念上的深刻變革。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老工業基地尚未根本解決的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集中爆發。更為關鍵的是,企業投資遭遇“中梗阻”,群眾辦事多頭跑,這些由於體制機制弊端而連帶産生的營商環境落差,已成為影響遼寧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問題。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需要做很多基礎性的工作,而優化營商環境則是基礎中的基礎,它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表示。

  痛定思痛。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首先從思想觀念上主動革新。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在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説:“營商環境的優劣體現在方方面面,最直接的就是幹部工作作風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思想觀念問題,要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準則,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

  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在各地調研時反復強調:“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産力、增強創新力、提高競爭力。”

  “不換腦筋就換人!”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正視差距和不足,抓住關鍵、補齊短板,以轉變觀念為先導,促進思想大解放。

  觀念一變天地寬。我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振興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迅速明確了“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等諸多問題,一系列新體制、新機制應運而生。

  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投資環境的意見(試行)》正式印發。同年12月7日,在持久而熱烈的掌聲中,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通過了東北地區首部規範營商環境建設的省級地方法規——《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通過立法完成頂層設計。

  2017年,全國首家省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在“不增一編、不加一人”的條件下掛牌成立。接受投訴、暗訪調查、公開曝光、問責處理,成為省營商局的“四大利器”。隨後,各市紛紛成立了營商環境建設監督機構。

  至此,關於環境建設,對標國際國內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四梁八柱”已然築起。

  深化“放管服” 發力“最優省”

  當今時代,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發展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營商環境的競爭。一個地區有什麼樣的營商環境,就有什麼樣的經濟生態、什麼樣的幹事創業氛圍、什麼樣的發展態勢。

  今年年初省兩會,“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是省委、省政府基於遼寧振興發展現狀作出的重大判斷,也是基於環境建設對發展極端重要性作出的重要決策。

  一時引來各方關注。

  “‘最優’充分表明瞭省委、省政府狠抓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強決心。”省人大代表文起東表示。受惠于一系列改革舉措,他的企業負責進出口報關業務人員已從12人減少到了5人。

  “立下這個標準,充分體現了遼寧要把優化營商環境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加以推進,進一步擺正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李凱認為。

  “最優”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是一個空泛的理念,而是一個可以遵循的標準,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圍繞這個目標,省委、省政府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實施了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

  ——持續推進減權限權。2015年以來,省政府分9批次取消調整行政職權1077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一律取消。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減至32項,全面實行“32證合一”。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編制公佈了市場主體監管職責目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執法人員與檢查對象“雙向互盲”抽查機制,實現了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隨機抽查事項全覆蓋。監管從此不再“任性”。

  ——全面優化政務服務。376項證照實現了即辦即給,21項辦理時限全國最優,284個事項達到“最多跑一次”,近40%的業務做到了即來即辦、“立等可取”,全省企業開辦時間統一縮短至3.5天。

  數字雖然抽象,但帶來的實際效果卻是看得見、摸得著。

  “沒有個把月的時間辦不下來。”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之前,大連兆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威估計,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接下來的申辦過程卻讓她倍感意外,得益於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不到一週,這家企業就順利取得了食品經營許可證。

  在遼寧省,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一個個孤立的“點”匯成“面”,生動詮釋出這片土地所展現出的生機與活力。

  打出組合拳提升獲得感

  處處有環境、事事有環境、人人是環境。營商環境的優劣,最終體現為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沒想到打了一個電話,就有那麼多部門接待我,為我提供那麼多的幫助。”因不了解科技企業的扶持政策,瀋陽市創業者夏文俊撥通了營商環境訴求受理熱線,30分鐘內該訴求即被轉派給相關單位,審批局、科技局、管委會、稅務局等相關部門主動聯繫或約見夏文俊,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近年來,全省上下瞄準“堵點”、緊盯“痛點”、直擊“盲點”,打出一攬子便企利民政策“組合拳”。

  這獲得感體現在企業負擔是否減輕——

  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僅2017年就減輕稅負1285億元。去年以來,取消、停徵及調整收費政策39項。大力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促進直接交易電量1080億千瓦時,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32.5億元。

  這獲得感體現在群眾辦事是否方便——

  全省建設統一的政務便民服務平臺,整合各類服務熱線和渠道,形成一個集便民、投訴、諮詢為一體的8890綜合性服務平臺,實現“一個號碼找政府、一條熱線管服務”。全省5個市、32個縣(市、區)組建了行政審批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實行“一窗受理”改革,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三集中三到位”,瀋陽、大連等市還開展了“綜合窗口”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便民利企。

  這獲得感還體現在“煩心事”是否不再煩——

  今年以來,全省深入開展“糾四風”“辦事難”“特權車”專項整治行動。針對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問題,對253項不合理證明予以清理規範。統一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規範仲介服務機構執業行為。同時加大公開曝光問責力度,今年以來共公開曝光39個營商環境反面案例,對178個責任人進行了問責處理。

  “下一步,省政府還將打造‘一套標準、一個流程、一個窗口、一張網、一批項目’的‘五個一’工程,重點優化審批流程,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助推我省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軼贏表示。

  春江水暖,沃土勃興,自有敏感者悄然而動,力爭上游。

  據省工商局統計,今年前7個月,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8.1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9.1%,新登記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數量均出現較大增幅。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積數年之功換來了可喜成果,我們無須諱言,理當執節而歌。但放眼前路,決非一番坦途。然縱有千難萬險,我們也要乘勢而起、披荊斬棘,沿著正確的道路奮勇前行,用百倍的付出與努力再展遼寧雄風、再創遼寧輝煌。(記者/方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