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大連市旅順口區雙島灣街道的西湖嘴漁港,十幾艘大馬力漁船正靠港卸貨,裝滿船艙的各種魚類中不乏渤海刀魚、大鲅魚、鯧魚等經濟魚類。漁民楊席標的漁船捕魚4.5萬公斤,其中貴重的經濟魚類有近500公斤,這一船貨,他可以收入三四萬元。
從9月1日黃渤海伏季休漁期結束、海上漁業捕撈生産開始,沿海漁民每天捕撈的魚貨明顯增加,漁民收入有了新提高。
據介紹,這得益於伏季休漁管理力度的加大,禁止休漁期間漁船出海捕撈,使海洋魚類得到了繁殖和生息,增加了近海魚類的涵養數量。同時,伏季休漁期間開展的海上增殖放流使近海的海洋生物數量不斷增多。今年,大連市投入苗種資金3253萬元,增殖放流中國對蝦18.7億尾、日本對蝦2億尾、三疣梭子蟹7750萬尾、褐牙鲆977萬尾,總計21.6億尾,預計增加産量2400噸、産值2.6億元,惠及漁民3萬人。
另外,大連市推行“減船轉産”,減少捕撈漁船數量,僅旅順口區捕撈漁船就由原來的1700多艘減少到110艘。這一系列措施,都有效地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和生態資源,提高了近海資源的涵養量,為增加沿海漁民捕撈生産收入提供了保障。
針對近海捕撈資源日漸枯竭,漁民轉産歇業,沿岸養殖品種單一、抗病能力差等因素給漁業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近年來,長海縣海洋島鎮堅持因地制宜,依靠海島深水海域廣闊、適宜發展增養殖業這一優勢,著力打造藍色海洋經濟,確立以建設“優質苗種集散地”和“深海開發示範地”為目標,實現了海島漁業産業由過去靠掠奪破壞漁業資源的“狩獵型”漁業向以養殖苗種、底播增殖、水産加工、訂單銷售為主的“栽培型”漁業轉變。
目前,海洋島鎮的苗種銷售量持續穩佔全縣的70%以上,成為長海縣乃至大連地區最重要的養殖苗種基地。通過統籌陸海發展,形成陸海一體化的養殖新格局,促進了海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漁民的光景也一年更比一年強。(記者 呂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