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當天女兒會回家,安邦才可以通過手機跟在湖南讀書的外孫女視頻聊天,“不知道這個中秋節,外孫女能不能給我點驚喜。”家住大連市中山區海軍廣場街道的安邦才今年77歲,這個中秋節,他最盼望的事就是能和外孫女鬥嘴,“看看她又給我起了一個什麼新外號。”
安邦才是記賬達人,他堅持記賬62年,用4萬多筆收入和支出記下了一個家庭的柴米油鹽,也記錄了新中國從貧窮到繁榮的偉大變遷。在他的賬本裏,尤其是改革開放前,中秋節賬本與平日支出並沒有多大不同。直到中秋節賬本上開始出現購買月餅、水果的支出,這也成為生活水準提高的標誌。2008年中秋節成為法定假日後,安邦才家的中秋節賬本變化更大了,月餅不再是中秋節的主要支出,取而代之的是水果、海鮮等。
在安邦才的日記本裏,每一年的中秋節都有新鮮事,尤其是小外孫女到湖南上大學後。“我那個外孫女總給我起外號,什麼老安頭啊,討厭鬼啊,也不管我叫姥爺,可是我聽著就是親切,聽著就是高興。”安邦才説。
安邦才的一個外孫女在外企工作,像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放假。另一個外孫女在湖南上大學,中秋節肯定回不來了。因此,今年的中秋節,安邦才想和老伴平淡地度過。上午像平常一樣鍛鍊身體,到公園裏走1萬步;下午主要鍛鍊大腦,記賬、寫日記,至少要寫2000字。安邦才説:“這兩年大連的幹勁特別足,我要把身邊的小變化記下來,過幾年一看又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