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縣運用“3+2”模式推動産業扶貧紀實

2018-09-30 11:45:48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朝陽縣運用“3+2”模式推動産業扶貧紀實

  朝陽縣勝利鎮扶貧合作社在土地流轉後大面積種植特色穀子。(仇一軍 攝)

  朝陽縣按照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及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立足縣情,推進“三大主導産業扶貧”和“兩大特色産業扶貧”,實現“3+2”産業扶貧14018戶、29109名貧困人口的全覆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産業扶貧實現全覆蓋

  朝陽縣松嶺門子鄉按照溫氏養豬“1+3”扶貧模式,2016年至2017年整合資金611萬元,共建成4個養豬扶貧農場。批次養殖生豬4000頭,年出欄2批次共8000頭,預計每年可獲利160萬元,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可享受1000元的利潤分紅。目前,4個扶貧家庭農場全部正常運轉,現已出欄4批生豬,合計獲利達75萬元。扶貧農場與全鄉471戶貧困戶簽訂入股扶貧協議,923名貧困人口已獲得450元的分紅。

  朝陽縣著力推進“疊加式”産業扶貧,狠抓産業扶持一批,其中,“三大主導産業扶貧模式”即溫氏養豬“1+3”産業扶貧、光伏電站産業扶貧、土地共營制扶貧;“兩大特色産業扶貧模式”即扶貧工廠、標準化扶貧果園。

  三大主導産業扶貧成效顯著

  溫氏養豬“1+3”産業扶貧在全縣推廣。“1”指政府部門,“3”指企業(溫氏集團)、養豬扶貧農場、建檔立卡貧困戶。該模式貧困戶以到戶扶貧資金入股扶貧農場,扶貧農場經營産生的總利潤60%用於入股貧困戶分紅,30%用於家庭農場生産管理費用,10%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貧困戶脫貧後,農場將繼續按照協議約定,扶持貧困戶2年至3年,以穩定脫貧成果。目前,全縣已建成扶貧家庭農場47處,可帶動全縣19830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光伏電站産業扶貧穩步鋪開。截至目前,全縣並網發電集中式光伏電站7處,裝機容量117兆瓦。集中式光伏企業每年按6萬元/兆瓦捐贈扶貧事業,捐贈時限5年。鄉鎮自行建設村級電站13處,裝機容量1.51兆瓦。全部建成後,若享受國家補貼政策,可帶動1.2萬名貧困人口穩定增收,人均增收500元;若不能享受國家補貼政策,也可帶動近7000名貧困人口穩定增收,人均增收500元。現已建成戶用光伏電站108戶(每戶5千瓦至7千瓦),戶均增收800元至1000元。

  土地共營制扶貧成效顯著。朝陽縣二十家子鎮銀窩村通過“村集體+合作社(村集體85%、貧困戶15%)+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今年整合惠農政策,流轉土地33.33公頃,引導貧困戶以合作社的形式入股土地6.67公頃,合計40公頃。

  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今年全縣新登記土地股份合作社132家,入社農民9482人,入股土地3400公頃,帶動960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為貧困人口搭建創收平臺

  扶貧工廠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就業搭建平臺。政府與寶聯勇久和明輝服裝加工廠達成協定,以貧困戶扶貧資金和銀行扶貧信貸資金入股服裝廠,利用各鄉鎮、行政村、校舍等閒置地塊,籌建扶貧工廠,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就業搭建平臺。2018年,全縣計劃建設扶貧工廠14個,現已建成10個,其餘4個正在施工建設。每個扶貧工廠每年拿出10萬至15萬元用於貧困戶分紅,全部建成後可帶動4000名貧困人口增收500元以上。另外可解決1190人就地就業,其中貧困戶210人,年工資收入超過2萬元。

  標準化扶貧果園實現增收脫貧。這種模式積極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獲取收益,並參與二次分紅。在2017年建成標準化扶貧果園16個、流轉土地161.7公頃基礎上,今年又建成標準化扶貧果園24個,流轉土地320公頃,帶動貧困人口2000名,年均增收 500元左右。目前,果園栽植工作已全部結束,以大棗、蘋果、水蜜桃、李子、梨為主栽品種。

  多種産業扶貧有力實施。在推行“3+2”的同時,全縣各鄉鎮還結合實際,積極扶持貧困群眾發展幹豆腐、粉皮、刺繡等特色産業脫貧,並著力推動金融扶貧,助力扶貧産業發展。金融扶貧採取政府與農業銀行、朝陽銀行簽訂協議,以注入風險補償金,放大10倍撬動銀信資本方式,扶持企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2018年至今,共發放扶貧貸款3800萬元,其中,農行為企業貸款3380萬元,從企業貸款總額中提取3%用作扶貧基金,受益貧困人口2028人,人均增收500元。朝陽銀行為貧困戶貸款420萬元,可使84戶貧困戶受益。(記者  張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