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爽 製圖
近幾年,沈城的各類生鮮超市遍地開花。11月6日,記者從瀋陽市服務業委員會獲悉,目前瀋陽保有生鮮超市近600家。在電商平臺愈發被關注的今天,生鮮超市作為一種重新整合的零售業態異軍突起……
“便捷與低價”受市民歡迎
11月6日晚,剛到下班時間,文藝路的地利生鮮超市門前早已排起了長隊,水果、蔬菜、鮮肉、水産攤位前已擠滿了顧客。“每天早起去菜市場買菜對上班族來説不太現實,開車去大超市又停車難。有了生鮮超市,步行幾分鐘就到了,很方便。”自從家附近的生鮮超市開業後,市民張女士已經成了這家生鮮超市的常客。
記者走訪多家連鎖或者規模較大的生鮮超市發現,這裡的食材都要比農貿市場價低,門店外推出的特價産品,其價格甚至不足市場價的一半。“連鎖生鮮超市的價格實惠,有些東西甚至比早市還便宜。”在北四路岳陽果真生鮮超市內,買菜的孫大娘告訴記者,她每天都來生鮮超市看看又推出了哪些特價菜,遇到可心的就多買點回家。
“農超對接”模式是盈利關鍵
那麼,生鮮超市是怎樣做到在薄利多銷的同時,又保證産品的品質呢?
瀋陽地利生鮮超市工作人員孫翔告訴記者,自己的果蔬供應中有一部分是直接從當地農民手中拿貨。孫翔説:“低價促銷也能賺錢,超市講究的是綜合利潤,這就體現了我們大宗進貨的價格優勢。同時,連鎖生鮮超市有自己的低溫運輸車和冷藏庫,通過在店面之間調動果蔬品,可將其他店面存量大的果蔬品拿到存量小的店面第一時間賣出去,從而大幅降低損耗率。”
瀋陽市服務業委員會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超市直接與農業合作社對接的“農超對接”模式將愈發密切。也就是説,傳統模式下,蔬菜從田間到市民的菜籃子必須經過農民、農業合作社、一級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等流通環節的逐級分銷,而“農超對接”則省掉了中間環節。因此,與傳統模式相比,生鮮超市農産品的價格會低二到三成。
生鮮超市未來將趨於精細化
記者了解到,如今在沈城的大型連鎖生鮮超市發展勢頭迅猛。地利生鮮、安邦海得等生鮮超市遍佈沈城大街小巷。
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連鎖超市品牌的增多,競爭不斷加劇,生鮮超市只有形成規模,降低成本才能獲得競爭話語權。店面越多,品質越好,也越容易被消費者認同。因此,大型連鎖可謂生鮮超市的未來發展之路。該業內人士表示,“長遠來看,生鮮超市市場將逐漸趨於精細化,各家都在尋找自己的定位和專屬領域。例如,有的生鮮超市傾向中低端市場,選址多在老舊小區附近,更喜歡用低價促銷的方法去招徠顧客。有的生鮮超市傾向中高端市場,選址大部分在高檔小區附近,更傾向於用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去留住客人。”(記者 包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