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記者從瀋陽市外經貿局了解到,瀋陽市加強自貿區和中德園建設,促進開放平臺和通道建設大提速,使載體支撐全面提升。目前,遼寧自貿區瀋陽片區累計註冊企業1.63萬戶,註冊資本825.6億元,儲備項目145個。瀋陽綜合保稅區新B區完成建設,通過了省級預驗收。中德園新簽約落地項目71個,機器人谷、北方生物醫藥谷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瀋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瀋陽跨境電商交易平臺達到11個,其中5個平臺投入運營。中歐班列發運135列,貨物總值4億美元。舉辦了世界冬季城市市長會議。瀋陽至法蘭克福直達航線復航,新開通瀋陽至伊爾庫斯克航線。
年初以來,瀋陽市積極推動遼寧自貿區瀋陽片區建設,總結梳理了兩批共40余項創新案例,相繼出臺200條政策清單,以及支持産業集聚的“1+3”政策;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將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93項行政許可納入試點方案並率先試點運行。積極推動開發區(園區)建設,圍繞完善開發區(園區)規劃和政策體系、體制機制創新、促進重大項目引進等出臺了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將開發區(園區)納入全市績效考核,突出重大項目考核,開發區(園區)發展環境持續轉變。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晉級國家級開發區,並於今年4月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稱號。開發區(園區)發展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華晨寶馬M8X項目、米其林2.5工廠、SC碳纖維、京東亞洲一號等一批20億元和50億元以上重大産業項目落地。
與此同時,瀋陽市積極推動中德園建設,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協同的優勢,加快實施“中德開”“中德發”資産劃撥工作,推進公司實質運營;積極發揮東北工業創新委員會平臺作用,力爭到年底實現引進項目100個、儲備項目500個的目標。離岸創新中心建設也初具規模,搭建了“一中心、三點位”的運營平臺,即以瀋陽為中心,德國海德堡、瑞典韋斯特羅、深圳3個點位共同發力,實現離岸創新中心的實體化運營,為企業在國際協同創新、高新科技成果轉化、柔性人才引進、合作項目對接、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務。
市外經貿局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瀋陽將打造高能級的開放平臺。高標準建設自貿區瀋陽片區,持續提高通關效率,推動設立外資銀行,積極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在特殊監管區推行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和“區內自由”,實現高端要素的跨境流動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集東北亞區域性國際貿易、會展、商務、供應鏈金融、保稅品交易加工集散等功能的境內關外“國際自由港”。並大力推進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發展,在智慧製造、經貿、文化、科技、教育、金融、環保、城市建設及管理等領域開展深入的對外合作,推進離岸創新中心建設,構建國際協同創新平臺,推行融資租賃、施工總承包權限等制度先行先試。搭建開發區(園區)合作平臺,大力實施“滿園擴園”行動計劃,積極推行“開發區+園區”建設發展模式和“管委會+平臺公司”運營管理模式,實行“多規合一”,推進“多評合一”,加快推進雙向投資合作園區建設,構建更高層次開放型産業體系。
搭建經貿交流平臺,也受到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堅持對內、對外齊頭並進,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招商,以“請進來”為主,舉辦“三引三回”、韓國周、德企瀋陽行、中國瀋陽投資與貿易對接會、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等品牌活動,洽談推進金融、諮詢、城市綜合體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提高瀋陽國際國內影響力。圍繞龍頭企業和瀋陽市重點産業,開展“點對點”招商推介活動,突出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融資鏈招商,洽談推進一批彌補産業鏈關鍵環節的重點項目,促進瀋陽産業轉型升級。(記者 趙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