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歐陽舒楠):據商務部網站2018年1月公佈的數字表明,2017年瀋陽市外資和外貿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4.1%和15.9%。瀋陽中德裝備産業園新入園落地項目171個,寶馬汽車、米其林輪胎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加速推進,瀋陽市還新增國際産能合作項目40個。
那麼,從“老奉天”到新瀋陽,外資在瀋陽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呢?近日,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採訪了瀋陽建築大學博士生導師陳伯超教授,就早期外商在瀋陽投資的特點和走向進行了梳理。
瀋陽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早于外國資本
瀋陽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在時間上早于外國資本,在規模上,也遠遠大於外國工業,是瀋陽工業的主流力量。直到1931年東北淪陷以後,瀋陽民族工業被日本人的槍炮所摧毀和侵佔。
盛京機器局(瀋陽造幣廠、615廠)(陳伯超供圖)
現在的瀋陽造幣廠。(百度實景圖)
1895年,清政府批准在瀋陽大東門外,成立“盛京機器局”(後改名奉天機器局),瀋陽出現了第一批官辦的機械廠。該廠主要製造兵器,使用了蒸汽動力,開始了機器生産。1898年改稱“奉天機械局”,開始鑄造銀元,後改稱奉天銀元局,這也是瀋陽設有造幣廠的淵源所在。
1916年,為發展奉系實力,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大力發展工業,特別是軍備工業。1919年秋,張作霖建成東三省兵工廠(今大東區黎明機械廠)。兵工廠與奉天陸軍被服廠、官辦純益繅絲公司、奉天省陸軍糧秣廠形成了大東新市區。除此之外,瀋陽還建立了奉天海市場、惠工工業區、皇姑工業區,瀋陽近代工業初具規模。
奉天陸軍被服廠。(陳伯超供圖)
純益繅絲公司。(陳伯超供圖)
東三省兵工廠。(陳伯超供圖)
中日合資的“馬拉鐵道”開始運營。(陳伯超供圖)
瀋陽近代的外資工業
瀋陽進入現代化之前,工業基礎雖較薄弱,但發達的手工業和優勢明顯的地理位置為現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07年,外資首先在北正界(今北市場一帶)建起了絲織廠、英美聯合煙草公司等。此後在正界(今北市場南側一帶)建成東亞煙草、大安煙草等外資企業。
1916年,日本投資1000萬日元建成“南滿制糖株式會社”(滿糖),地點在“滿鐵附屬地”西側的永代町(沈遼東路,現瀋陽化工研究院處)。同樣投資千萬日元的還有“滿蒙毛織株式會社”(原瀋陽第一毛紡廠處),産品為毛紡製品等;另外一個大型的工廠是奉天制麻株式會社(原瀋陽第二毛紡織廠處)。
瀋陽鐵西工業區的形成與拓展
滿蒙毛織株式會社(滿毛),今瀋陽第一毛紡織廠。(陳伯超供圖)
1907年,日本成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並將“鐵路用地”改為“滿鐵附屬地”。1931年後,東北淪陷,開始了14年的偽滿統治,瀋陽工業完全變成“殖民工業”。在日資大規模投資鐵西工業區建設之前,鐵西建有日資企業28家。所涉及行業包括制陶、窯業、糧油加工及機器加工和毛紡等。當時的日本盡其“滿鐵”國家資本和“滿業”兩大財團資本體系的資金,傾全力開展工業建設,以增強其侵華實力。
到了1941年,日資企業達423家。先期建成有金屬工業、機械工具工業、化學工業、紡織業、食品工業、電器工業、釀造業、玻璃工業……其中機械、金屬、化工類工業發展較晚,但成為後期的支柱産業。然而,1945年東北光復後,瀋陽工業遭到日本瘋狂掠奪和戰火的摧殘,已瀕臨癱瘓。
解放後瀋陽迎來工業上的春天
解放以後,瀋陽工業被注入了騰飛的活力,飛速復興、發展、壯大,成為共和國的重要工業基地。“一五”期間,瀋陽成為國家建設的重點地區,國家將大量投資投向瀋陽的工業建設,其中的76.8%就用於發展機械工業。在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項目中,瀋陽獲得多項,並再次成為中國的工業中心,為中國工業現代化進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如今的瀋陽,作為振興東北的“排頭兵”,面臨新抉擇、新優勢、新機遇的多重疊加和裂變,奮力發揮創新示範引領作用。瀋陽市正在以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新一輪振興發展的主要切入點和有力突破口,以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重大項目,集聚創新資源,為瀋陽實現轉型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撐,續寫瀋陽外商投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