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大討論”座談會

2018-12-13 14:30:16  |  來源:瀋陽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為充分發揮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大討論”活動中的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為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言獻策,12月12日,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召開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大討論”座談會。

  東北大學教授朱春艷,遼寧大學教授王偉,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姜寶山,東北大學教授卞地詩,瀋陽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教授范存生,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波,瀋陽中堂經濟事務研究所首席顧問沈長征,遼寧大學副教授魏炬,遼寧大學副教授安珊珊,先後發言。市發改委、經信委、國資委、外經貿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點評。

  本次座談會上,各位專家經過認真調研、對標先進地區,提出了可借鑒的好經驗、好做法,提出的措施、建議也非常中肯、切合實際。

  朱春艷:做好創新與求精兩篇文章

  瀋陽要搶抓新一輪東北振興機遇,推進裝備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明確瀋陽裝備製造業新的歷史使命。從歷史上看,瀋陽工業基礎雄厚,大批建國初期就形成規模和影響力的國有企業,頂起了瀋陽工業的脊梁;從現在看,瀋陽有眾多的科研院所和齊備的各類人才培養基地,這使其有足夠的資本引領東北經濟、文化、生態的跨越式發展,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引領整個東北裝備製造業再振興的新的歷史使命。

  深度自我剖析,充分認識瀋陽裝備製造業的不足。結合瀋陽實際大膽創新,探索自我發展路徑。要發揮瀋陽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工業基礎比較雄厚的優勢,做好創新與求精兩篇大文章。在貫徹瀋陽幫扶裝備製造業智慧升級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要分析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環境,找準企業的痛點給予幫扶。要重視文化對裝備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影響。

  王偉:組建“瀋陽中小企業銀行”

  在完善瀋陽多元化、多層次金融體系的前提下,當務之急是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金融特有的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的誘導虹吸性功能和主動性、先導性作用,構建有本土特色的瀋陽民營及中小企業公共金融服務體系。

  要選準突破口,即儘快組建專門服務於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瀋陽中小企業銀行。該銀行應定位於公共金融機構,由市財政和本地國開行、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組建。主要通過融資誘導的短期性委託貸款和長期性擔保貸款,支持其他金融機構向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貸款,提供包括債權融資、擔保債券和股權融資等一系列金融服務項目。要汲取國內外相關經驗,採取地方先立法、後建機構的制度安排模式,建立健全瀋陽中小企業銀行和非銀行公共金融機構依法規範運作的制約與保障機制。

  姜寶山:培育瀋陽智慧製造品牌

  長沙以央地合作方式整合資源,形成了中部領先的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集群;堅持産業鏈培育導向,成為智慧製造技術、産業發展的示範窗口;實施智慧改造示範工程,建設了完善的智慧製造全生態鏈共享平臺、製造設備共享平臺……

  瀋陽建設先進裝備智慧製造中心,要對標先進地區、示範企業,實施明星企業、大項目招商戰略,建立鏈長制招商,構建企業招商、産業鏈招商體系;聚焦大項目運營的帶動效應,培育以龍頭企業為牽引、體系完善、整體競爭力強、具有投資吸引力的智慧製造園區及産業群;注重示範與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建立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多方參與的總體協調推進工作組;整合技術資源,組建瀋陽智慧製造研究總院,搭建高校院所與企業交流平臺,引導其與企業研發部門對接;實施留智、引智人才工程,打造人才高地;營造“智慧文化”,辦好智慧製造智慧博覽會,培育瀋陽智慧製造品牌。

  卞地詩: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至關重要

  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瀋陽打造東北亞“四個中心”的城市發展目標,推動瀋陽進入高品質、國際化的發展軌道。一個現代城市的競爭力決不單純取決於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品牌形象對一個城市的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提出政策建議前,我們做了瀋陽城市形象的媒體傳播信息檢索和問卷調研,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我們看到了瀋陽市近年取得的成就,也發現了城市品牌形象傳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城市“內在”形象的塑造策略。要利用好新媒體,加強城市形象宣傳;培養網絡“大V”團隊,利用信息量大的微博平臺,進行城市宣傳;利用影視媒體,加強城市文化建設。要樹立具有時代特色的城市精神。要發展沈城的特色旅遊,打造智慧景區,開發特色旅遊産品。城市“外在”形象的塑造策略。要推廣獨具特色的城市形象LOGO,建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地標”和公共藝術設計。

  范存生:形成多元化冰雪運動發展格局

  瀋陽市應積極抓住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及2024年遼寧申報全國冬運會的契機,大力發展瀋陽市的冰雪運動,使瀋陽早日成為冬夏運動發展平衡的體育強市名城,並輻射東北亞。

  加強政府引領,形成多元化冰雪運動發展格局。應創建市級冬季項目管理中心或相應機構,重新制定瀋陽市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完善冰雪運動産業政策,加大對冰雪運動的資金、設施及人才等投入,多組織豐富多彩的冰雪運動賽事,積極吸引更多有熱情有實力的國內外企業參與冰雪運動。積極興建冰雪運動場館等基礎設施,同時要加大室外戲冰、戲雪場地建設,滿足百萬市民戲冰雪的最基本需求。

  加大培養冰雪運動人才儲備和培養。培養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興趣愛好和鍛鍊習慣。以創新為動力,促進冰雪産業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積極促進冰雪運動與旅遊、文化、製造、地産、健身、娛樂、傳媒、廣告、康養以及會展等相關産業緊密融合,拉動瀋陽市的第三産業融合發展。

  張波:擴大與俄羅斯的合作規模

  2018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也是兩國“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密切合作的一年。瀋陽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戰略節點,具有東北亞樞紐城市的地緣優勢和裝備製造業的産業優勢。瀋陽市與俄羅斯經貿領域呈現出境外園區建設不斷加快、科技合作不斷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旅遊業呈增長趨勢等特點。

  未來瀋陽市與俄羅斯要擴大合作領域和規模:開啟互聯網+電子商務;推進經貿産品結構優化和升級,打造新的對俄貿易增長點;築巢引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完成瀋陽市競爭力升級;加快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推進瀋陽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強服務貿易合作,打好俄羅斯牌;搭建服務平臺,建立聯絡機制,助推瀋陽市與俄羅斯經貿發展;構建陸海空聯運經濟走廊,推動瀋陽市與俄羅斯經貿合作;以國際産業合作園為平臺推動瀋陽市與俄羅斯經貿的發展;努力形成與俄羅斯經貿發展的智力優勢。

  沈長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

  建議設立國企與民企間相互兼併、重組的平臺;放開市場準入條件,與國企同一政策;經營範圍的開發與所有制無關,放管服改革重點在“放”,只有放到位,才有管與服的必要;放開用工模式,由勞動者與市場主體雙向選擇;推動“民間金融互助”平臺建設,緩解融資難;把企業家培訓與領導幹部培訓納入同一平臺;把優質教育資源最大化,構建官員與企業家常態性接觸生態;搭建“民營企業維權網”平臺;主動加強與兄弟城市在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的合作,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整合市場,發揮東北振興龍頭作用。

  建議構建“東三省+內蒙古經濟帶”。旅遊資源共享:旅遊經濟協同發展,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通遼共建“完整旅遊目的地”。法律與政策共享:實現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四城市市場主體“同城化待遇”,各自梳理地方性法規和優惠政策。市場共享:相互協同“購買”,互惠互利。市民待遇共享:四個城市的居民共享其他城市的市民待遇,形成21世紀“東北人”新概念。

  魏炬:創辦“東北亞進出口商博會”

  瀋陽會展業首創于上世紀90年代的“一節兩會”。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課題。因此,需要解放思想提升瀋陽市會展業發展的高度,創辦高品質的瀋陽城市品牌展會——“一帶一路中國(瀋陽)東北亞進出口博覽會”。

  在發展策略上可以借鑒國際經驗,比如1974年新加坡成立展覽會議署,主要以強烈的政府參與色彩,強化協調會展工作。目前瀋陽市需要重新提升會展策劃領導機構高度,創辦具有國際高度的瀋陽“城市名片”展會。

  “一帶一路”倡議是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遼寧是“絲綢之路經濟帶”13省份之一,瀋陽定位在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國家的一個重大舉措,瀋陽可以乘借“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東風,創辦“一帶一路中國(瀋陽)東北亞進出口商品博覽會”,以此搭建中國經濟與東北亞經濟圈——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國、朝鮮等國家開放合作的橋梁,成為瀋陽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平臺,拉動瀋陽經濟總量向萬億規模增長。

  安珊珊: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里”

  2018年下半年,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正式升級為國家戰略。切實抓好瀋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後一公里”,既是當下瀋陽市宣傳工作的重點,也是真正實現政府信息治理路徑貫通的關鍵。

  應在思想上準確理解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宣傳與服務定位,明確縣級融媒體在新聞宣傳、電子政務與公共服務領域的核心地位。在政策、資源與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

  應立足於融合媒體屬性特徵,生産與之匹配的信息服務産品。將傳統廣電媒體的頻道與頻率思維,轉變為産品意識,有效提升縣級融媒體的使用率、覆蓋率、信息到達率與信息引導效果。

  應深度挖掘區域自媒體資源,將縣域優質自媒體賬號等吸納到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架構中。縣級融媒體既是宣傳工作的“最後一公里”,也是縣級政府服務民眾的“網絡窗口”,更是各縣的“數字名片”。了解網絡信息生態特徵並優化媒體結構,發揮資源調配的集中性優勢,避免重復建設。(記者 何強/整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