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的融資計劃和格外低迷的銷售業績,都是與“錢”密切相關的數據,揭露了各大房企在2019年初真實的生存狀況。
近日,已陸續有大約30家知名房企公佈了今年1月的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一些龍頭房企都出現大幅下跌。據相關機構統計,30家房企合計銷售額同比下調了11%。其中,萬科、恒大、碧桂園三巨頭合計下降超500億元。而與此同時,各大房企近來也在密集披露融資計劃,恰好從另一側面折射出房企的補血壓力。
“三巨頭”業績降了532億元
銷售業績的整體低迷,並沒有因排名前後而有所區分。相反,獨佔鰲頭的房企,反而跌幅更大。
不久前,萬科方面發佈公告顯示,今年1月的銷售金額為人民幣488.8億元,這比2018年1月的679.8億元下降了28%;恒大方面1月銷售金額為431.7億元,也比去年同期的643.6億元下降了32.9%;碧桂園僅公佈了歸屬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為330.7億元。碧桂園去年同期並未公佈歸屬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但中原地産方面測算這一數字約為460億元。這樣一來,碧桂園也出現28.1%的跌幅。
至此,這“三巨頭”均出現了三成左右的下降。僅僅在這一個月,三巨頭合計下跌的銷售業績已經達到了532.2億元。來自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共有30家房企公佈了今年1月的銷售額,合計3189.4億元的銷售業績,比2018年同期的3574.76億元下調了11%。
30家房企合計下調11%,並未像“三巨頭”一般狂跌,得益於一些中小房企“力挽狂瀾”。從各家公佈的數據來看,新城發展、金地、佳兆業等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相比去年,整體銷售額出現明顯放緩。這其中,龍頭房企同比下調,銷售數據開始回落;分化現象繼續明顯,中小房企數據依然在上漲。”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
市場降溫購房更理性
“銷售業績反映著成交端,但成交端又勢必受供應端的影響。”國內一家知名房企行銷負責人向記者分析,今年一開年銷售業績説明瞭由於各地調控深入,市場逐漸降溫、退燒,購房者也更為理性。
在房企內部,更貼近市場的指標則早已顯現出退燒跡象。上述負責人以北京市場為例介紹,2018年年初甚至更早,市場溫度較高,去化率更高,成交週期卻更短。按照其內部的統計,去年購房人看房週期在一個月左右,搶手樓盤的週期往往只有一兩周;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樓盤看房週期甚至延長到兩三個月,只有剛需盤的週期才能維持在一個月左右。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是供應量的加大。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北京市場上限競房、共有産權房供應進一步增加,吸引了一批剛需。“購房人開始跟開發商‘提要求’了。”另一家房企銷售負責人説,消費者可選擇的樓盤多了,就會有更細緻的比較,而不再是樓市高燒時的“只看預期、不看品質”。
此外,一些三、四線城市曾在2018年一度高燒不斷,伴隨著調控的深入,這些城市也逐漸退燒、恢復理性。對於依靠三、四線城市的一批龍頭房企而言,銷售業績也勢必受到影響。
房企窗口期緊急“補血”
2月12日,華夏幸福披露,向境外專業投資人增發1億美元的高級無抵押定息債券;一天后,融創中國也公佈發行2022年到期的8億美元優先票據。
業績下滑的同時,是房企密集的融資計劃。今年1月以來,公佈的房企融資已近90多起,合計金額超2100億元;春節後近幾天的融資計劃已有數十億美元。
其實,2018年在融資監管更加嚴格的環境下,房企融資渠道不斷收緊。諸葛找房首席分析師陳雷表示,從房企融資的到位資金來源分析,2018年以來,國內貸款佔比降低,自籌資金比例提升。2017年以來,在公司債收緊之後,海外債發行熱度逐步升溫,發行利率隨即走高。諸葛找房披露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年末,海外融資利率在9.00%到13.75%,融資成本遠高於國內融資3.69%到8.50%的利率。
在業內看來,越來越多的房企加快融資,也為了應對還債高峰期。“據公開資料統計,2019年房企信託到期3669億元,債券及中票類到期4189億元,合計7858億元。”陳雷説。(記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