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的潘恩友是溫州人,在瀋陽生活了30多年。在鄰居眼中,他就是一個以彈棉花為生的外地人。然而,在瀋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眼中,他卻是一個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奉獻社會的熱心人。在2018年頒發給他的榮譽證書上這樣寫道:你忠實踐行紅十字精神,以人道力量和博愛情懷,書寫奉獻華章,為瀋陽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授予奉獻獎。
彈棉花需要場地,也需要一個習慣使用棉被的人群,城鄉接合部的村屯剛好滿足他的這些要求。這麼多年來,瀋陽城區每一次擴容,潘恩友的家就要向城外搬一搬,如今已經搬到了三環外的大東區文官街道文官村。
在與鐵路貨場、木材加工廠為鄰的平房裏,潘恩友拿出鑰匙打開櫃子,小心翼翼地向記者展示他的寶貝——一本榮譽證書、一摞無償獻血證和一本收納各種票據的相冊。
相冊中的票據始於1993年3月13日,是一張郵局開具的轉賬回執單。潘恩友説:“那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那個大眼睛女孩,知道希望工程是幫助失學兒童上學的,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捐款,我就到郵局按照報紙上的賬號寄了100元。”
這張比自己兒子還“長兩歲”的回執單,讓潘恩友想起了自己因家裏困難被迫輟學,跟隨親人外出彈棉花,並在瀋陽落了腳的經歷。有了一些收入後,他開始幫助家裏還債,支持弟弟、妹妹上學,而希望工程則引導他走上了公益之路。捐出那100元後,他開始關注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開始在報紙上尋找遇到困難上不起學的孩子。瀋陽市慈善總會發起助困活動他參與,瀋陽市婦聯組織助學活動他參與,街道組織幫助殘疾人活動他還參與,有時候捐錢,有時候捐棉被,他總是力所能及地做一點兒事。
2008年汶川地震,“我上火車前買了一張報紙,上了火車才知道地震那麼嚴重。我就在火車上給瀋陽市紅十字會打電話,我説地震災區可能需要棉被,我是彈棉花的,想捐助100床棉被。”下了火車,潘恩友和妻子用五天五夜趕制出100床棉被,全部寄往地震災區。兩年後,青海玉樹發生地震,潘恩友又捐了100床棉被。因為捐贈時瀋陽市紅十字會的財務人員不在,代開收據的工作人員還將捐贈物資的金額5500元錯寫成5500萬元。潘恩友在退回收據時把那張5500萬元的收據複印了一張,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從1993年第一次向希望工程捐款開始,潘恩友一直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地奉獻,在他自己記錄的捐助帳單上,總金額已經超過了2萬元。
潘恩友説:“我能力有限,只是對那些幫得上忙的事,儘自己的一份心意。雖然我們一家人都説不好瀋陽話,但是我們對瀋陽這座城市非常感恩。這些年,暫住費取消了,借讀費取消了,政府這麼幫我們,我們也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記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