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再冷,房地産的話題也不會冷。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的地産論壇上,企業家們圍繞“房地産的下一個春天”各抒己見。
供應發力疊加調控收緊,可以預見,樓市短期內可能火不起來了。從去年8月開始,全國多地發佈了各種房地産監管政策的通知,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參加論壇的不少房企也不約而同地開始尋求轉型,如更多地持有物業、進軍租賃市場、建設特色小鎮、開拓養老和旅遊地産等等。
幾個月後,另一種聲音出現,菏澤打響全國樓市調控鬆綁第一槍的論調,加上廣州郊區放開限價限購仲介活躍,市場又蠢蠢欲動。解讀菏澤的房地産政策不能忽略棚改的關鍵詞。菏澤是全國三四線城市的縮影,去年全國棚改政策收緊,棚改放緩對樓市銷量自然會有負面衝擊,從保障市場流動性的角度看,菏澤的動作確實有情可原,也還不足以成為房地産調控鬆動的樣本。而廣州的調整更像是讓房地産價格回歸真實,對以往快速增長出現的問題進行“排雷”和“糾偏”。
對菏澤和廣州樓市調控“想太多”,其實反映了國內複雜的房地産情結。在愈來愈高的房價逼迫下,人們總是猜測政府會做點什麼。當樓市“入冬”,三四線棚改貨幣化逐漸退出,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人們又相信政府不會袖手旁觀。長期以來,樓市在這兩種情緒中左右搖擺,又總是趨向於調控政策只是暫時的,形成了樓市只漲不跌的慣性神話,支撐起了從普通老百姓到投機商人的樓市信仰。
信仰歸信仰,該打破的時候還是要打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已經把“房地産稅法”列入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的第一類項目;實施租售並舉已成為政策共識,公租房、共有産權房的供給不斷增加。政策環環相扣,“房住不炒”依然是未來中國房地産市場的主基調,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要構建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樓市調控主基調並未鬆動,只是在這個主基調下,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面臨的問題都大不相同,政策很難“一刀切”,也給各地因地制宜預留了調整空間。“因城施策”不意味著地方只能加碼調控,不能有任何自選動作,廣州也好,菏澤也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量體裁衣。
在中國,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都依賴土地財政。房地産政策事關經濟穩定,更事關經濟轉型,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以供求平衡為目標的長效機制,才能求得一個健康穩定的房地産市場。正如有的企業家在亞布力論壇上所説,外部環境是冬天也好夏天也好,面對樓市應該保持深秋的心態,夏天的時候不要跟著過熱,冬天保持理性心態。(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