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爽 製圖
3月25日,86歲的秦老爺子在寬敞明亮、溫馨舒適的血液透析中心完成了第一次不用“四五點多起床,折騰一天”的血液透析。從這一天開始,他將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滑翔院區的醫聯體單位——位於鐵西區的瀋陽市醫之源血透中心接受透析。這距離秦老爺子家僅有700多米。
記者從遼寧省衛生健康委獲悉,遼寧鼓勵血液透析中心進入社區,讓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能就近完成常態治療。目前,瀋陽首批四家獨立血液透析中心已經為患者開放,提供血液透析服務。
腎衰患者“奔波苦”
老秦兒子秦先生介紹説,大醫院床位緊張,讓行動不便的秦老爺子平時透析十分為難。“我也60多了,大醫院裏樓上樓下推著輪椅,至少五六個小時,再打車帶老父親回家,到家我累得都不願意説話。”
和老秦一樣,小張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我透析前體重260多斤,還有糖尿病。早就知道糖尿病能導致腎衰竭,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快。”小張説。患上尿毒症的小張還來不及悲痛,就開始了漫長的透析。小張家住于洪廣場附近,為了透析,他每隔兩天需要早上五點多起床,收拾停當後六點多出發,趕在早高峰前抵達大醫院等待透析。“原來我有工作,透析以後就辭職了,每次透析四個小時,來回路上折騰三個小時,也沒法再工作。”
而家住沈北新區的患者老鄭為了省下就診交通費,將130平方米的房子租出去,舉家搬遷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附近,租了一個不到40平方米的一居室。
透析患者每年增加10%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除非患者進行腎臟移植手術,否則將會貫穿病人治療的始末。有血液透析能力的醫院有限,床位也有限,這些都讓腎衰竭患者的透析之路異常崎嶇。雖然大醫院有上千平方米的血液凈化中心,但一台血透機一天只能做兩三個病人,醫院不斷投入新設備,但透析能力著實有限。在病人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每週都要定期做血液透析,醫院接了一個病人,就意味著要長期為他服務。
目前,瀋陽約有8.3萬慢性腎臟病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療,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正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而且臨床上頻繁出現年輕的透析患者,這意味著透析將成為這些年輕人未來生活的一部分。由於醫保政策不斷完善,特別是大病醫保政策落地,費用已不再是制約患者透析的最主要因素,越來越多的腎病患者將加入到等待透析的隊列,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患者的“床位難”現象也將持續。即便是等到床位又要面臨起早貪黑,避開交通早高峰準時到達醫院的“奔波苦”。血透患者本來體力、精力都不太好,有些患者因無法負荷奔波之苦,只能像老鄭一樣花重金在醫院附近租個“蝸居”度日。
血透中心進社區
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文,可以獨立申辦血透中心,鼓勵血透中心進社區,讓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能就近完成常態治療,提升這些國家特別關注的弱勢人體生活品質,能像正常人一樣參與社會活動。2017年,遼寧省衛生健康委接受首家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申請。
2018年,以遼寧首家獨立血透中心——瀋陽醫之源血透中心為首的瀋陽首批四家獨立血透機構相繼開業。
根據《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標準(試行)》規定,血液透析中心10公里範圍內有具備急性並發癥救治能力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並與其簽訂血液透析急性並發癥患者救治的醫療服務協議。瀋陽醫之源血透中心院長彭思鳴介紹,作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醫聯體單位,中心輻射人口密度非常之大的艷粉社區,滑翔社區。由於臨近醫聯體上級醫院——盛京醫院滑翔院區,兩家開設急診急救應急通道,完成互轉診簽約,確保醫療安全。
如今,小張和秦老爺子享受到了更近的透析環境,同時,不用再為一張“透析床位”苦等。小張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每隔兩天早起來到血透中心治療,每天下午、晚上在網店裏做客服。“在這裡血液透析來了就透,讓我可以繼續工作養活自己。”秦老爺子的家距離血透中心僅有700多米。兒子秦先生説:“家門口就有透析中心,對患者、家屬都是一種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