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金融加快服務模式探索

2019-04-25 09:50:21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劉然) 近日,由碧有信、中國財富網聯合主辦的“新時代 新金融 新動能——社區金融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互聯網與社區金融交互賦能,將持續創新金融業態,為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碧有信CEO戴凱表示,作為碧桂園集團的核心聯盟企業,碧有信將構建新型社區金融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社區金融服務生態圈,給業主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

  行業加快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探索

  金融作為貫穿整個社區服務O2O産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催生了社區金融O2O的誕生和發展。過去幾年,社區金融從1.0“導流階段”,到2.0“場景金融構建”階段,目前已經步入社區金融3.0“生態構建階段”。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認為,隨著國家的鼓勵性政策陸續出臺,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將供應鏈融資視為服務小微企業的新探索,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尤其是通過金融科技賦能,打破信息不對稱,打造數字信用,為供應鏈中的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低成本、風險可控的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總裁葛瑋表示,在技術升級的不斷推動下,未來新金融的概念將不斷延伸和變化,如何促進傳統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技術融合落地,在有效的社區場景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技術創新,産生出新的金融生態、金融服務模式與金融産品,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關注點。

  互聯網技術賦予社區金融新內涵

  社區銀行(CommunityBank)的概念源於美國,主要為小企業及個人小客戶服務。社區是人群的活動區,是商圈的匯合點,更是財富的集中池,擁有豐富的場景資源、巨大的流量優勢,社區金融因此成為機構競爭的重要堡壘。有關數據顯示,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約有8萬個成熟的小區,聚集了7200萬人口,成為高凈值人群的聚集地。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財富存量為社區金融提供了天然入口,不少銀行正嘗試駐點辦公、人工櫃檯、自助櫃檯等方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表示:“社區強調的是人文關懷,不是冷冰冰的機器,社區金融有其自身特點,需要同時體現出可得行、便利性、綜合性的特徵,才能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比如儲存、繳費、保管箱、匯兌、稅務、支付結算、投資理財等等。”

  專家指出,隨著未來互聯網金融和社區金融的融合,這類問題將得到極大程度的改善,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也將在社區化的過程中回歸健康理性,更加貼近場景和服務對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係教授朱武祥認為,新金融時代金融創新速率正在加快,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賦予了社區金融新的內涵,使機構能夠為社區的居民量身定制金融産品與服務。

  “通過上下游産業的整合,以社區教育、社區金融、社區零售、社區文化、社區健康等豐富場景,打造社區金融服務生態圈,是構建新型社區金融體系的必經之路。” 碧有信CEO戴凱説,“碧有信將依託新型社區金融體系,給業主更多的賦能服務,提供優質的産品。我們正通過基礎服務、應用系統、精準服務、信息上鏈等方式,以安全放心的職能服務,進行社區金融的探索。”

  全力打造金融服務生態圈

  “金融生態圈”構建已經成為包括傳統金融、互聯網等在內各類機構的目標。目前,線上開展的、基於互聯網搭建的金融生態圈已經初具規模,而社區金融這類基於線下開展的業務形態也將持續演變,下一步勢必將更多考慮社區商業以及社區周邊業態的融入,比如支付場景的融入、養老與金融、健康與金融等等,更多導向産業鏈的整合。

  為對社區金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了解痛點並提出解決方案,本次論壇上,由中國財富網、碧有信、廣東財經大學共同參與的《社區金融行業白皮書》正式開題。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珠三角科技金融産業協同創新發展中心執行主任蔡衛星表示,社區消費存在萬億級別的藍海市場,存在著豐富的客戶金融需求,依靠金融科技層出不窮的新手段,社區金融大有可為。

  據了解,碧有信于2016年8月正式上線運營,為包括碧桂園超300萬業主在內的廣大合格投資者提供社區場景化個性理財産品、保險、消費分期等一站式綜合性金融信息及諮詢相關服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