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愛博人”的一場集體狂歡

2019-05-21 11:10:51  |  來源:大連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大連“愛博人”的一場集體狂歡

不到4周歲的崔梓晴正全神貫注地給小蝸牛上著色

大連“愛博人”的一場集體狂歡

吳建國推著輪椅上的老父親在“圓夢——從北洋鐵甲到航母艦隊”的流動展板前看了很久

大連“愛博人”的一場集體狂歡

社教中心裏,專門為孩子們設計的社教活動熱鬧有序地進行著

大連“愛博人”的一場集體狂歡

專門為“國際博物館日”重新設計的“燈影的魅力——大連博物館藏遼南皮影藝術”展吸引了不少觀展者的駐足

大連“愛博人”的一場集體狂歡

一樓大廳的文藝表演吸引著小觀眾們的目光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今年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組織全市八大公共博物館、美術館共同發力,在主會場大連博物館匯聚了精彩紛呈的活動,為大連市民獻上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精彩薈萃的“國際博物館日”

  “熱鬧”這個詞似乎與肅穆的博物館不搭邊,可在5月18日當天,在“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的主會場大連博物館裏,記者感受到的卻是真真切切的“熱鬧”。

  在大連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圓夢——從北洋鐵甲到航母艦隊”“足跡——焦裕祿在大連1955-1956”“‘發現經遠’水下考古成果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展”“那年繡色——大連博物館藏繡品”5個流動展同時展出,從獲得全國十大精品展稱號的“圓夢展”到最新的考古發現成果,再到特色館藏,吸引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從齊齊哈爾來的吳建國推著輪椅上的老父親在“圓夢——從北洋鐵甲到航母艦隊”的流動展板前看了很久。吳建國一家5口是到大連來玩的,知道了博物館日的活動,專門抽出半天時間來湊這個“熱鬧”。

  在大連博物館二樓的社教中心裏,皮影製作、手繪花瓶、給明信片蝸牛穿“新衣”、 科普講座《神奇的蝸牛——陸生貝類》等專門為孩子們設計的社教活動也在熱鬧有序地進行著。這不,剛開館,皮影小製作的30份材料就被領完了。孩子們一邊聽老師的專門講解,一邊自己動手製作、上色,別提多認真了。

  在大連博物館一樓大廳的舞臺上,由大連藝術學院、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大連博物館的志願者共同呈現的“我們架起博物館與公眾的橋梁”文藝表演正在進行著,從激躍昂揚的琵琶獨奏到極具東方神韻的武術表演,從悠揚綿長的傳統民樂到風趣詼諧的相聲、快板……沒人能想到會在博物館裏看到一場如此“民族風”的演出。

  應該説,今年集大連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漢墓博物館、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大連美術館、大連藝術學院多家之力共同打造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可謂精彩紛呈。

  找到“傳統的未來”

  無論是在活動還是演出中,孩子似乎成為了整個“國際博物館日”的主角。

  崔梓晴,今年不到4周歲。記者在社教中心看到她時,她正全神貫注地給小蝸牛上著色。小姑娘的媽媽告訴記者,她們就住在附近,常來玩,不過,是第一次參加博物館日的活動,孩子很高興,也讓孩子長了見識。“我喜歡這裡,我下次還要來。”崔梓晴帶著童稚的嗓音説。在現場,可以看到很多像崔梓晴一樣的孩子,家長帶著他們跟趕場似的參加一個個活動,生怕落下了而感到遺憾,孩子們的臉上則帶著興奮、愉悅的笑意。

  孫一航,今年11周歲,是活動現場頗引人注目的小志願者中的一員。他在大連博物館已經做了3年志願者,連續兩年被稱為優秀志願者。在他的“號召”下,他班上的好幾個同學也都來當了小志願者。“我一開始來只是好奇,可現在我每週都來,豐富了自己也增長了知識。”

  “參加演出的28名志願者中,有22名是小志願者。”大連博物館負責人介紹説,“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傳統的未來’,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代表文化的傳承。”

  高品質生活的新助力

  除主會場當天的活動之外,大連博物館展出的“燈影的魅力——大連博物館藏遼南皮影藝術”、旅順博物館展出的“一繡一世界——民間收藏清代至民國織繡展”、大連自然博物館展出的“再現·情節記憶——王署杭自然博物館主題繪畫作品展”、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展出的“東江縱隊史實圖片展”,也都在為“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助力。

  “無論是展覽、活動還是演出,都是讓博物館走近公眾,讓公眾走進博物館。通過博物館日,我們把自己展示給公眾,這是一種主動的溝通、交流與接觸,希望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不僅是當志願者、作解説,甚至可以參加我們的文物徵集活動以及展品陳列設計等更深層次的活動。博物館日既是一個博物館人的節日,也是一個有效的媒介,是一個橋梁。” 大連博物館負責人説,“ 10月份,我們將面向公眾組織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演講大賽,進一步在博物館這個平臺上展示自己,我們不再是自娛自樂,不再是關起門來幹自己的事兒。這也是博物館的一個發展方向。”

  博物館正在以重要的社會角色,發揮著“文化中樞”的強大作用,也必將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新助力。文/圖 淩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