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盤
青銅雙月形飾
瀋陽市博物館館舍修繕改造項目效果圖
這是一場正在精心準備的文化盛宴:瀋陽人的博物館——瀋陽博物館在多年的期盼中,已向我們走來了。為了反映瀋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文物活起來,講好瀋陽故事,展示瀋陽文化形象,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日報共同推出的“瀋陽博物館系列報道”,在充分展示瀋陽文化建設成果的同時,讓廣大讀者看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瀋陽的考古成果,品味這道文化大餐的美妙所在,讓瀋陽人都知道自己的博物館的來龍去脈,人人參與瀋陽博物館建設,使這份瀋陽人共同擁有的文博財富,永久地安放在瀋陽人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精神的心靈殿堂之中。
瀋陽就要有自己的博物館了!
當記者面對即將在位於市府大路363號原遼寧省博物館位置上,呈現出來一座嶄新的瀋陽博物館時,不由發出萬千感慨。要知道,在瀋陽博物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曾留下了多麼令人難忘的故事。
昨天——史壇名家金毓黻籌建瀋陽博物館
“1947年,《奉天通志》的作者、史壇名家金毓黻,出任瀋陽博物館籌委會主任一職,這也是瀋陽博物館建設中一個歷史性的大事。”記者在採訪多位專家學者中獲知,72年前,瀋陽已開始籌建博物館了,金毓黻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好事多磨,最後他並沒有心想事成。
金毓黻,原名金毓璽,遼寧燈塔縣人,1887年生。23歲在奉天省立中學堂讀書時,金毓黻便立志傚法漢末三賢,“適彼樂土,爰得我所”,開發研究東北文化。到1936年,金毓黻已出版了他研究東北史重要的四部書《東北文獻徵略》《奉天通志》《遼海叢書》和《渤海國志長編》。1944年,他又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三部學術專著:《東北通史》《宋遼金史》和《中國史學史》。並以他的學術成就和地位,成為著名歷史學家和東北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
1946年,成立不久的瀋陽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刊發了一期16開的總刊期。1947年1月9日,金毓黻受當時教育部部長朱家驊之托,籌備設立瀋陽博物館。3月底,他返回瀋陽,出任瀋陽博物館籌委會主任,並兼東北大學歷史系教授。7月11日,國史館館長張繼命劉愷鐘手持自己的名片前去訪金毓黻,催促他速返南京就任國史館纂修。但金毓黻正忙於瀋陽博物館一事,無暇抽身。他回信給張繼,稱瀋陽的史料以清內閣大庫的殘檔最為重要。
1948年9月6日,金毓黻從北平再次飛回瀋陽。將瀋陽清內閣大庫殘檔運往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和國史館北平辦事處,並派人開始加以整理。四天后,他在瀋陽召開了博物館籌備委員會議。此次,金毓黻在沈住了25天,以蒐集史料為第一要事,將看住蒐集到的文物史料,以及瀋陽故宮院藏珍貴圖書及古物可供展覽之用者,共重約四噸,一併運到北平。
到了1949年3月26日,瀋陽博物館工作人員到了北平,擬將瀋陽文物運回瀋陽。此後連續數日,金毓黻奔波于故宮等處,幫忙整理瀋陽文物。4月20日,他隨同由瀋陽運去北平的文溯閣《四庫全書》,及珍善本圖書一萬七千三百九十二冊、明清檔案四萬四千八百四十六件,一起返回了瀋陽。
當年,瀋陽博物館設想辦成一個以瀋陽故宮為依託,集文物、圖書、歷史檔案為一體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博物院。但是,由於內戰爆發,瀋陽博物館籌備工作無奈中斷了。
1949年,金毓黻轉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工作,兼任教授。1952年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歷史所任研究員。1962年8月3日,病逝于北京,終年75歲。
今天——瀋陽將打造一座“無邊界博物館”
一個從古至今涵蓋本地區全部發展過程的博物館,作為展示歷史與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它將成為一座城市的點睛之筆。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瀋陽逐步建成了新樂遺址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蒸汽機車博物館、老龍口酒博物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陳列館、中國瀋陽工業博物館等,它們在反映瀋陽歷史文化和城市建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卻不能綜合全面地涵蓋瀋陽地區歷史發展的全貌。於是,市政協委員曾兩次在“兩會”上提交《關於建立瀋陽博物館的建議的提案》。2014年1月8日,在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啟動建設瀋陽博物館。當時,瀋陽博物館選址有兩個目標:一是在新樂遺址擴建中增加瀋陽博物館項目;二是遼寧博物館搬遷後改建為瀋陽博物館。
如今,原遼寧博物館館址正式改造建設成為瀋陽博物館。瀋陽博物館場館包括展覽樓和綜合業務樓兩處建築,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展覽樓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5655平方米,地上3層1.6萬餘平米,除公共空間及設備功能用房外,可用展覽面積近9000平方米。綜合業務樓建築面積8655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12層。其中1層—11層主要是文物技術保護、書畫裝裱、圖書檔案室、綜合辦公等用房。
目前,瀋陽博物館的改造建設,正遵循博物館客觀發展規律,以人為本,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總體定位為反映瀋陽地域歷史文化的現代化綜合博物館。
瀋陽博物館將發揮其區域優勢,打造清晰的城市歷史“無邊界博物館”,使之成為連接瀋陽與全國、世界的“城市會客廳”。( 記者 陳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