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高坎中學紅史館
瀋陽市渾南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主線,按照“牽龍頭、建隊伍、嚴規範、打基礎、強功能”的總體思路,圍繞“學習教育有成效、黨員隊伍有活力、支部建設有特色、組織生活有黨味、經費投入有保障”的目標,精準對標先進,強化問題導向,抓基本、補短板、重創新,全面推行“黨建+N”工作模式,持續增強黨建創新能力,推動形成了黨建驅動、引領全區高品質發展的全新格局。
重塑區域發展“硬核”
黨建+産業發展
協力促振興 黨建作引擎。推進渾南區的高品質發展、全方位振興,關鍵在黨。渾南區將黨支部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內容,打破體制內和體制外界限,形成“載體聯設、活動聯搞、陣地聯享、黨員聯管”的“四聯”體系,圍繞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的目標,構建起基層黨建工作新常態,激活黨組織,增強組織力,為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産業集群黨組織 黨建引領新發展
融入發展抓黨建,黨建引領新發展。按照區委書記單義“將黨組織建在産業集群上”的要求,全區把黨建引領融入産業集群,將黨組織作用發揮到服務區域發展上。建立起區非公黨工委和各黨(工)委分級管理、統籌協調的非公黨建工作體系。進行深入調研,進一步摸清産業佈局情況,建立動態臺賬,梳理産業上下游企業;召開東湖街道電商産業集群現場會,深入調研企業現狀和需要,抓實工作基礎。
同時,不斷推進“有效覆蓋”,對重點企業派駐非公黨建指導員,在規範上下功夫,對企業“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常規黨建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注重強化基礎保障,實行非公黨組織黨費返還辦法、開展“三建三送”活動,通過多種渠道提升保障力度。
産業園區黨組織 助推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深化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動力。2018年5月,瀋陽國際軟體園成立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綜合黨委,積極探索“綜合黨委+非公黨支部”的工作模式,使黨建工作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一是運行模式創新化。採用“非公企業做非公黨建”的工作運行模式,即綜合黨委搭臺,發揮龍頭黨支部帶動作用和示範黨支部的引領作用。讓非公企業成為建組織、建陣地、強黨建、促發展的主角,用紅色頭雁、紅色示範企業帶動身邊企業共同發展。
二是陣地建設實效化。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和市工商局的支持下,區內相關單位合力推進,高標準高起點建設非公企業黨群活動中心,設立黨員風采展示區、組織生活體驗區、紅色基因傳承區,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
三是載體活動多樣化。開展“智慧黨建”“文化黨建”“人才黨建”等黨建活動,引導黨員找組織,引導優秀人才向組織靠攏;依託産業聯盟和樓宇,構建以綜合黨委為核心,以産業聯盟非公黨總支、樓宇黨總支為紐帶的非公黨建工作格局。
組建商圈黨組織
造就非公黨建的“孵化器”
區委組織部、五三街道黨工委發現奧體商圈內部分企業存在黨員人數不夠、不具備建立黨組織等情況,及時指導17家企業組建了奧體黨建聯合會,不斷進行黨建創新,打造成為非公黨建的“孵化器”。
為了推動奧體黨建聯合會順利開展工作,區委組織部正聯合五三街道黨工委進一步建立健全奧體黨建聯合會工作制度,完善班子隊伍,通過奧體黨建聯合會實現區域性的黨建工作覆蓋,將商圈各領域企業和黨組織“聯”起來,以奧體黨建聯合會為核心領導,加強商圈內央企國企、非公企業、社會組織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的黨組織互聯互動,實現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同時積極培養非公企業人員加入黨組織。
“第一書記”衝鋒陷陣
黨建+鄉村振興
選派幹部到鄉鎮和村裏工作,是遼寧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幹部作風的重要舉措。2018年5月,區委組織部按照區委指示精神,為全區167個涉農社區選派幹部任第一書記,重點幫扶65個集體經濟薄弱的涉農社區及軟弱渙散黨組織。
開展駐村工作以來,167名選派幹部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堅持奮戰在農村一線,在土地確權、三城聯創、掃黑除惡、宜居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良好精神風貌。
截至目前,全區選派幹部入戶調查村民14241戶,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06人,組織上黨課467次,制定“一村一策”發展規劃167項,爭取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補資金252萬元,為村民辦好事化解矛盾1023件。
【典型人物】
馬樓子村第一書記王鳳旭到馬樓子赴任後,積極開展工作,帶領村裏黨員認真學習相關條例文件,增強黨員意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積極開展各項黨建工作,尤其是在去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他帶領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發放“致廣大市民的一封公開信”,通過張貼海報、懸挂條幅、微信群發佈、社區文化廣場舞等創新方式進行宣傳,讓居民熟知掃黑除惡的意義及重大影響,在抽檢工作中,馬樓子村居民知曉率100%,受到了區市兩級領導的肯定。
王濱街道王濱村第一書記田媛,在産後42天,就克服了孩子小需要照顧的困難,回到村裏工作,參與組織策劃了王濱地瓜電商啟動儀式暨王濱地瓜産業協會成立大會,對王濱地瓜進行品牌化運營。她積極與電商辦溝通,與京東、達令家等平臺取得了聯繫,提供上線所需的各類材料。産品上線需要給平臺郵寄樣品,她就自費採購地瓜並出郵費給平臺郵寄。通過不懈的努力,電商企業與王濱地瓜産業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網絡銷售王濱地瓜25余萬公斤。
深入挖掘“紅色引力”
黨建+營商環境
為有效破解機關黨建與中心工作“兩層皮”的難題,推動機關黨建工作進一步向中心工作聚焦發力,渾南區深入開展了“黨建+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把黨建工作融入營商環境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推進了機關黨建品質大提升、幹部作風大轉變、營商環境大改觀。
實現黨建與中心工作“雙融合”。採取實地考察、調查走訪等方式,對各基層黨建項目建設進行跟蹤指導。《“稅務+”融合式服務》《以精準“法·智”服務構建營商法治環境先導區》等特色黨建項目順利推進,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群眾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促進營商環境建設。
積極開展“萬人進萬企”主題活動。形成服務幹部聯繫企業常態化機制。全區服務幹部共聯繫企業3060次,其中實地走訪1125次,採取電話聯繫等其它方式聯繫企業1935次;全區各單位、各部門圍繞“萬人進萬企”主題活動組織召開座談會35次,組織召開“企業評、群眾議”問卷調查61次,累計參與人數1367人。
採取多種方式增強政企互動。編撰印發《渾南區“萬人進萬企”服務工作手冊系列》,累計組織區內20名機關幹部、20名民營企業家參與全市集中惠企政策培訓2次;組織開展區內惠企政策培訓2期,累計參與單位34家,企業230余家。建立“萬人進萬企”工作聯絡群和服務幹部群,及時將省市區相關惠企政策傳達至服務幹部;建立政企互動交流微信群。截至目前,瀋陽市營商局負責人、區主管領導、區營商局負責人、130家各類企業代表均加入該群,企業入群數量每天均有增加。
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全區29家相關政務服務職能部門召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推進及業務培訓會議,對全區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摸底,共收集整理25個部門1897項事項目錄,編制新版行政審批事項公示手冊及辦事指南。截至目前,渾南區政務服務網用戶註冊量達150個,網上審批辦件量2010件,大廳導航瀏覽次數達2151人次,處於全市領先位置。
搭建起多元化紅色陣地
黨建+服務平臺
條塊結合,協同發力。渾南區委堅持打破傳統條塊分隔、封閉運行的黨建模式,通過打造紅色陣地,培植共建互補理念。區域內的紅色陣地,橫向上覆蓋社區、農村、機關、非公等各領域,縱向上已基本形成區、街、社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通過多元化陣地建設的推進,渾南區進一步整合了黨建資源,凝聚起黨建工作的合力。
創新天地紅色驛站 成為市區兩級紅色地標
瀋陽創新天地紅色驛站是由市委組織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和渾南區委聯合打造的市區兩級紅色地標。該驛站是按照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理念,堅持系統建設、整體建設,打造而成的城市基層黨建共同體,該驛站將於7月1日正式運行。
驛站分為“紅色印記”——中國共産黨在瀋陽發展歷程主題展區,“紅色引擎”——瀋陽市基層黨建工作成就展區,“紅色基因”——組織生活室、宣誓區和“紅色講堂”——綜合性會議中心四大區域,將為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提供組織生活體驗、黨史知識學習、黨員教育管理和黨務活動開展等高品質黨建服務。
河畔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創新引領多元共治
作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代表,渾南區五三街道河畔新城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既是黨員接受教育、參加組織生活的平臺,也是黨員參與社區建設,議事決事的陣地。該中心深入實施了以“一個核心,三個平臺,三項機制”為抓手的“一三三紅色先鋒工程”,以形式新穎的黨建活動引領群眾參與到社區多元共治中來。
“一個核心”是建立以社區黨委為核心的大黨委,整合各方面資源,融合互動、聯建共建。“三個平臺”為兩代表一委員工作站、民主議事站、社會組織服務站,搭建居民群眾諫言政府部門、化解矛盾糾紛、精準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三項機制”為黨建網格化管理機制、黨員“三進三亮”履職管理機制、黨員積分管理機制。
高坎中學“紅史館”
傳承紅色文化精髓
1958年2月毛主席視察高坎中學所在的高坎鎮後,先後有1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80多個國家的1300多名外賓來到高坎。2018年11月,高坎中學建設了“毛主席詩詞走廊”“紅史館”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現已輻射全區。
創新紅色文化,深化紅色校園文化內涵。該校不僅傳承與弘揚適合學生成長的紅色文化精髓,將學校德育工作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培育和提高學校師生人文素養,打造紅色特色“人文校園”。(記者 傅淞岩 張鷹、張媛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