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記者跟隨丹東市工信局、市紡織服裝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位於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育成中心14號樓的丹東運動戶外紡織服裝産業示範區公共服務平臺。只見這裡正在緊張施工,其中亞洲領先的印花車間已初具規模。據了解,平臺的建成可安置就業1000多人,每年可創造産值3.7億元,實現稅收3000萬元以上。
丹東市紡織服裝協會秘書長杜波介紹説,該平臺是由丹東高新區管委會、遼東學院和新東方智衣(丹東)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建設。這是為了落實中央全面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促進丹東紡織服裝産業的轉型升級,推動運動戶外紡織服裝産業由生産向設計研發,由貼牌向自主品牌轉變,向紡織服裝産業高端延伸,重振丹東輕紡工業名城雄風的一項重大舉措。
新東方智衣(丹東)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是1986年就來到丹東投資辦廠的新加坡人鄧飛雄 ,經過33年拼搏,他在丹東已發展了新豐、新龍泰和龍吉利等3家服裝(集團)公司,投資總額2億多元人民幣,主要生産以戶外運動、休閒裝為主的阿迪達斯、斯凱奇等國際品牌服裝,産品銷往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目前,集團公司已經成為遼寧地區最大的服裝生産企業,並己取得國際知名品牌服裝“斯凱奇”在亞洲的生産經營和銷售權。
“丹東的運動戶外服裝很有優勢,但是整體的産業規模還不夠大,形成不了像‘葫蘆島國際泳裝之都’那樣的集群效應,而這個平臺的建設就是要整合力量,聘請國際高水準服裝設計人才,提高自主研發能力,讓丹東的運動戶外服裝規模擴大化,産業集群化。”鄧飛雄告訴記者,丹東紡織服裝産業雖然不如以前知名度高,但良好的産業基礎還在。尤其是近幾年戶外紡織服裝已成為丹東市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亮點和特色。由於丹東産業基礎好、勞動力成本低,阿迪達斯、探路者、Polo、法拉利等國際一線品牌都在丹東市建立了生産基地,新近投資的尼龍56項目為戶外紡織服裝提供了基礎原料。遼東學院已經建成了戶外紡織産品檢測中心、面料研發中心及産品設計中心,丹東的防護紡織製品産業集群被列為省重點産業集群,這些都是平臺建設的信心和動力所在。
丹東市工信局消費品産業科科長劉智瑾認為,丹東紡織服裝産業是丹東的支柱産業之一,已經列入了“十三五”丹東市國民經濟和“十三五”工業經濟發展規劃。該平臺一旦建成投産,不僅會把更多的本地中小服裝企業吸收進來,使他們的設計研發水準得到迅速提升,也會吸引更多國際知名品牌的目光,同時也會充分發揮“中國運動戶外服裝名城”的區域性品牌影響力,以“互聯網+”為契機,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做大“貼牌加工”産業,培育“自主品牌”産品。帶動戶外服裝、運動裝、功能內衣、職業裝、學生裝及戶外用品等産業快速做大做強,把丹東早日建成中國的運動戶外紡織服裝産業基地。(記者 喬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