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經濟數據看遼寧振興新進展

2019-07-25 08:51:31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原標題:形穩勢更好 量增質更優——從半年經濟數據看遼寧振興新進展

  經濟發展總是在攻堅克難中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暑氣蒸騰的夏日裏,遼寧經濟再次傳遞“暖”信號。

  7月24日,遼寧省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1204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有進、總體向好的發展態勢。

  源於苦幹實幹,成績來之不易。

  三次産業穩步發展、三大收入平穩增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品質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重強抓”專項行動為抓手,按照年初設定的任務目標,堅定信心、保持耐心、樹立恒心、萬眾一心,聚焦短板強弱項、精準施策攻難關,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了新進展、新進步。

  形穩勢更好,遼寧經濟韌性十足;量增質更優,遼寧發展未來可期。

  “穩”的基礎更牢固

  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費支出10709元,超全國平均線,位列全國第八。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出遼寧人的消費實力。

  買買買!4300萬人的“購物車”,拉動了經濟的基本盤。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19.4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反映結構升級的新型消費商品增長較快,限額以上智慧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增長1.1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84.3%,可穿戴智慧設備零售額增長32.7%。

  不只是消費。透過“半年報”,不難看出遼寧經濟的穩之基更牢。

  “穩”字,體現在三次産業的增長中——

  農業穩,遼寧安。上半年,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設施農業等種植業態勢良好,蔬菜、水果、花卉等種植業生産面積379.9萬畝,同比增長4%。主要農産品産量保持增長,牛羊禽肉産量分別增長5.5%、3.2%、6.6%,水果産量同比增長5.0%。

  工業穩,遼寧穩。上半年,遼寧省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受鋼鐵、煉化等行業生産形勢穩定,重點企業産銷平穩等積極因素的強力支撐,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2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裝備製造、石化、冶金、農産品加工業全面增長,其中裝備製造業、石化行業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分別增長7.7%和9%。從重點企業看,華晨寶馬、恒力石化、營口忠旺、沈鼓集團等企業生産增長較快。從主要産品産量看,全省68種工業産品中有44種産品産量保持增長,增長面達64.7%。

  服務業,穩增長的重要基礎。上半年,遼寧省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47782億元,同比增長9.5%,比上年同期高2.1個百分點,其中非金融機構企業及機關團體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2.5%,增速提高4.8個百分點;各項存款餘額61453億元,增長7.2%。旅遊市場依舊活躍,全省旅遊業實現總收入3189.7億元,同比增長15.9%,接待國內遊客3.2億人次,同比增長13%;文化旅遊項目完成投資100億元,同比增長19.3%。

  “穩”字,體現在三大收入的提升中——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38.2億元,同比增長3.4%,高於全國地方平均水準0.1個百分點。

  企業收入持續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502.7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668.5億元,同比增長6.8%,佔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75.4%。

  城鄉居民穩步增收。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089元,同比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243元,同比增長6.6%。

  “穩”字,還體現在就業、物價上——

  就業形勢較好。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6.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3%。城鎮登記失業率3.98%,低於年度控制目標0.52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其中,城市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農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

  這些分量足、成色好的數據,如深置的基石,支撐起了一座不斷拔節的經濟大廈。

  “進”的步伐更堅實

  今年4月,瀋陽化工大學與海城市謙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工業試驗基地,開發“40萬噸菱鎂礦輸送床閃速輕燒技術”,使每噸産品煤耗降低100公斤,粉塵污染降低率達到95%以上。

  這是遼寧省科技界“三定向”訂單式成果轉化的積極探索,試點經驗已上升至國家層面,正向全國推廣。

  如同瀋陽化工大學一樣,遼寧省一個個微觀主體,似歡躍的浪花,匯聚起遼寧經濟“進”的浪潮。

  “進”,體現于結構之變、動能之變。

  為解決結構性問題,今年以來,遼寧省繼續堅持騰籠換鳥,堅持從供給側發力,瞄準需求,著力構建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三大産業結構調整齊頭並進。工業,重點抓好裝備製造、石化、電子信息等産業升級,大力補齊消費品産業短板;農業,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73.6萬畝,做大做強設施農業;服務業,著力發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務、總部經濟等生産性服務業,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8.1%,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2%,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1.5%。

  新動能加快成長。上半年,從規模以上工業上看,全省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比提高2.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3%,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0.1個百分點。新産業新産品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14%,新能源汽車、伺服器、積體電路産量分別增長1.1倍、1.2倍和7.6倍。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55.8%。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總額291.9億元,增長37.1%。其中,電子技術産品出口總額193.1億元,增長68.5%。

  “進”,來自於創新驅動、項目支撐。

  創新是第一動力。今年以來,遼寧省通過抓科技體制改革、抓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努力把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上半年,全省主導産業集群預計實現産值2300億元,同比增長10%;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4450億元,同比增長13.5%;全省轉化落地科技成果1693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4.8億元,同比增長21.6%。

  項目是重要抓手。恒力石化150萬噸/年乙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線遼寧段等123個重大項目已開工建設。寶馬新3係及X2産品項目部分車型、恒力石化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等項目相繼投産。

  一組組鮮活的數字再次印證:面對成長的煩惱、調整的陣痛,遼寧轉型升級正在顯效。

  “好”的趨勢更明顯

  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指標,遼寧省最新發佈的實物量數據顯示出了遼寧的後勁:上半年,全省貨運量10.2億噸,同比增長1.5%。全社會用電量117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其中,工業用電量820.6億千瓦時,增長5.1%。

  看經濟運行是否健康,既要看其“形”,更要見其“勢”。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正在加快集聚。

  向好之勢,來自改革紅利的釋放——

  一場“及時雨”,澆滅了煤科集團瀋陽研究院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陳維軍的“心頭火”。

  得益於全省範圍內派發的“減稅紅包”,陳維軍所在的企業預計將減稅300萬元,這為企業下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拓寬了空間。

  減的是稅費,穩的是預期,增的是信心。上半年,全省累計新增減稅246.8億元,其中小微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20億元,超八成受益群體為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

  減稅費、優服務、寬準入、強法治……上半年,遼寧省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為民營經濟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上半年,遼寧省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高於規上工業10.8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5.1%,佔全省比重達到70.7%。民營經濟規模進一步壯大,新登記私營企業8.7萬戶,增長9%。全省各類市場主體總量達到360萬戶,同比增長8%。

  向好之勢,來自開放步伐的加快——

  “一帶一路”是主線路。上半年,遼寧省華錦阿美、東軟醫療等6個項目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居全國前列;不斷加快推進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中國—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範區、東北亞經貿合作先行區三大平臺建設,全力打造“一體兩翼”對外開放新格局。

  招商引資是“動力源”。感知環境之優、潛力之大,德國寶馬、沙特阿美、京東、恒大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在遼“搶灘登陸”。上半年,全省實際到位國內資金同比增長16.5%,註冊資本項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3.6%。

  向好之勢,來自區域發展的協調——

  瀋陽經濟區,以瀋陽為龍頭的“四個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依託寶馬、通用、華晨等龍頭企業,以項目帶動周邊地區産業協調發展;沿海經濟帶,大連“中日區域經濟合作試點示範城市”爭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項目、先進光源項目籌建,創新資源集聚力進一步提升;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效應凸顯,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入駐;遼西北阜新、朝陽和鐵嶺三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分別為27.7%、15%和6.9%,居於全省前列;全省各縣域將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有序推進,爭創區域發展新優勢。五大區域,就像五個手指頭,攥在一起就是一個有力量的拳頭,就能為遼寧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沿著高品質發展的道路披荊斬棘、克難奮進,我們就一定能把良好的勢頭鞏固住、發展好,就一定能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董翰博 胡海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