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呂文衛):如何用綠色發展促進農民致富?8月6日,由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的“推動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産,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丹東,深入採訪河口村和徐坨村,看兩村村民探索綠色發展興鄉富民之路。
特色産業鋪就致富路
河口村,鴨綠江畔桃花盛開的地方,位於丹東市寬甸縣長甸鎮。在推進綠色發展的歷程中,家家戶戶種植燕紅桃的河口村走出了一條特色産業帶動生態旅遊的致富路,為振興鄉村提供了具體經驗。
“咱們村依山靠水,憑這個自然優勢發展燕紅桃産業,近些年,我們又通過燕紅桃産業帶動鄉村旅遊,通過‘産業+旅遊’的發展,村民的生活水準也不斷提高!”河口村黨支部書記冉慶臣説。
河口村黨支部書記冉慶臣在桃園接受媒體採訪 攝影 呂文衛
曾經沒有意識到桃花也是一種旅遊資源,在生態環境建設成果逐漸顯現後,思想轉變的河口村人圍繞萬畝燕紅桃做起了文章。
4月、5月,鴨綠江畔萬畝桃花競相綻放,層層紅雲映襯著碧綠江水,儼然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借此契機,河口村每年都會舉辦“桃花節”,邀請遊客走進果園,近距離觀賞桃花之美。
9月、10月,正是河口村燕紅桃成熟的季節,這時,河口村會舉辦“採摘節”。採摘節分為“採摘”、“品桃”和“桃王大賽”三個環節。河口村邀請遊客親自走進萬畝桃園,感受採摘樂趣,和農民共享豐收喜悅;此外,河口村鼓勵遊客參加“品桃”比賽,吃得多,獎得多。而“桃王大賽”則是農戶之間的較量,比的不僅是誰家桃子大,還從桃子的色澤、口感、甜度等多方面“認證”,最終決出“桃王”。
“‘採摘’和‘品桃’目的是吸引遊客,而‘桃王大賽’是為了促進農戶種植燕紅桃的積極性,保證産品品質,為做大做強燕紅桃産業提供保障!”冉慶臣説。
成熟的河口村燕紅桃 供圖 河口村黨支部
唱桃花曲,走旅遊路。河口村不斷完善特色農産品産業鏈,以生態旅遊為主線,全方位帶動了其他産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的增收,為丹東鄉村振興實踐劃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目前,全村共有燕紅桃2.1萬畝,去年共接待遊客30萬人次,營業收入2.1億元,其中農産品銷售收入9千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2萬餘元。河口村也相繼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生態文明村。
精心打造特色鄉村遊
徐坨村位於丹東東港市北井子鎮,多年來一直是一個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貧困村,如今該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搞起了鄉村生態觀光旅遊,為促進農民增收貢獻了力量。
據東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衣曉偉介紹,近年來東港市大力發展觀光農業、採摘農業等新業態,持續抓好徐坨村油菜花觀光園、“稻畫船説”等建設工作,深入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東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衣曉偉介紹東港市綠色發展情況 攝影 呂文衛
“來咱們村春天可以賞油菜花,夏天可以觀稻田畫,秋天還可以看向日葵,四季交替,風景不重樣!”徐坨村黨總支書記鞠德平説。
據了解,徐坨村生態旅遊發展已初見成效,全村現有佔地240畝的田野主題公園,包括油菜花、七彩向日葵等觀賞項目。
徐坨村黨總支書記鞠德平介紹“稻畫船説”景區情況 攝影 呂文衛
此外,徐坨村還建成了“稻畫船説”景區,景區內的稻田畫並不是在水稻上染化學顏料達到彩繪效果,而是用不同的品種培育出不同顏色的秧苗,經過巧妙組合,最終長出色彩斑斕的稻田畫。
登上景區內的高塔,可以俯瞰巨幅稻田畫。以大地為畫布,以稻米為色調,“稻畫船説”用斑斕的畫面展示了農業的魅力。
在“稻畫船説”景區登上高塔俯瞰稻田畫 攝影 呂文衛
如今,“稻畫船説”景區每年接待遊客達3萬人次,增加村集體收入20萬元左右。
據鞠德平介紹,接下來,徐坨村將整合全村資源,完善産業鏈條,打破單一生態觀光模式,進一步豐富吃、住、玩、購等相關項目。“咱們村將利用地下溫泉水資源和現有的蓄水池,建造封閉式溫泉水上樂園,打造集觀光、休閒、娛樂於一身的全面生態旅遊産業,留住遊客,帶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