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第六屆澳門-亞太青少年鋼琴公開比賽在中國澳門上演。在澳門大學音樂廳,來自瀋陽的一對小兄妹,站在耀眼的舞臺上,高高捧起了他們的人生第一座獎盃——總決賽第三名。10歲的哥哥于天浩,一身紳士禮服,7歲的妹妹于天源,身穿白色公主裙,並坐在鋼琴旁,相視一笑,互相鼓勵。《青春之樂》《C大調奏鳴曲》,四手聯彈,技驚四座。舞台下的評委席,來自美國的約翰·西門、瑪格麗特·伊凡絲以及中國的丁彥華等演奏家們不住點頭,向這對瀋陽小兄妹獻上熱情的掌聲。
攜手登臺贏得人生第一座獎盃
澳門-亞太青少年鋼琴公開比賽,每兩年一屆,為各地區培養青少年鋼琴人才。第六屆澳門-亞太青少年鋼琴公開比賽,先後在北京、曼谷、呼和浩特、清遠、贛州、瀋陽、福州、武漢、寶雞等賽區進行了初賽。今年6月,于天浩和于天源小兄妹從近百對組合中脫穎而出,代表瀋陽賽區前往中國澳門,參加本屆賽事的總決賽。
他們的媽媽張京翠,自小學習鋼琴,深知鋼琴對於孩子藝術氣質塑造、意志耐性磨練的重要性,於是,她為兩個孩子做出了“從5歲開始學習鋼琴”的決定。好在,小兄妹不僅在鋼琴方面非常有天賦,關鍵是打心裏喜歡這門藝術。
從瀋陽賽區初賽到總決賽,是小兄妹第一次攜手登上大賽舞臺,便贏得了人生第一座金燦燦的獎盃。張京翠告訴記者,這對小兄妹只配合了4個月,“鋼琴老師鼓勵他們配合參加四手聯彈比賽,可能因為是親兄妹,他們的默契是臨時組對的孩子很難達到的。”
能夠管理好情緒的“大師”是音樂
張京翠説:“鋼琴是他們自小的共同愛好,而能夠管理好情緒的‘大師’是音樂。我希望孩子在未來面對任何壓力時,都能夠通過音樂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更是智性的象徵,自小以鋼琴陶冶情操,以學習鋼琴的過程來磨練意志耐性、提高智力。幾年來,我看到了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非常欣慰。”
參加亞太青少年鋼琴公開比賽,于天浩和于天源在賽前的“專家鋼琴大師班”,聆聽到世界著名演奏家的授課。在獲獎之後,來自美國的古典和爵士鋼琴演奏家約翰·西門、留美青年鋼琴演奏家丁彥華與這對瀋陽小兄妹合影,並鼓勵他們好好學琴,“兩年後在這個舞臺上,我們期待聽到你們更棒的琴音”,小兄妹激動得使勁點頭!(記者 丁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