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學院建設就像一個由若干齒輪組成的巨型齒輪,它的飛速運轉取決於若干齒輪互相咬合、同速運轉。而雷鋒學院建設的後勤保障工作就是其中一個正在飛速運轉的小齒輪。雷鋒學院建設的後勤保障團隊雖沒有像一線建設團隊那樣“衝鋒”在前,但他們同樣以雷鋒學院為“家”,為建好這個“家”傾情投入、無私奉獻、默默堅守。9月15日,記者走進後勤保障團隊,零距離聆聽他們的收穫故事、成長心聲。
圖中右三為高勇。
高勇:再苦再累也值得
高勇,雷鋒學院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組組長,撫順經濟開發區住建局局長。身兼數職,所以他被大家稱為“工地上最難找的人”。“要找高局呀,你晚上10點來工地吧。他每天晚上10點準在工地現場檢查,你來一準兒能找到他。”見記者來採訪,指揮部工程組的商女莉快人快語地説。幸運的是,當天高勇就在工地上。
高勇説,滿負荷、超強度的工作,沒有休息日,沒時間陪伴家人,這在雷鋒學院的建設現場幾乎是常態,這些都還在其次,重要的是建設雷鋒學院責任重大。“安全、品質、速度是建設雷鋒學院的3條生命線,哪個都不能鬆懈,每天都得盯緊。有時白天抽不出時間,就得晚上到工地來檢查一遍。”高勇説,今年9月他兒子小升初,他早就答應這個暑假要帶兒子出去玩玩,可因為建雷鋒學院,他頭一次對兒子食言了。兒子很以他建雷鋒學院為榮。每當看到兒子那透著自豪的表情,他覺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高勇本是鐵嶺人,他一畢業就選擇了撫順,就是因為雷鋒。他在撫順成家立業,越來越喜歡這座雷鋒城。他説:“我很感恩這片熱土,她使我成長進步,傾盡全力建好雷鋒學院是我能給的最好回報。”
梅曉航:在學習歷練中成長
梅曉航是雷鋒學院工程建設指揮部後勤組的工作人員。她是90後,因為雷鋒學院建設,她沒時間做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喜歡做的事情。每天跟大家一樣風風火火地跑工地、忙協調、保運營。
梅曉航説,朋友們都説她“長在雷鋒學院”了。她説,在短短4個月、100多天裏,她有了兩個“老師”。一個是雷鋒學院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于國田,一個是工程建設指揮部項目組的相關負責人商女莉。她説,有一天晚上11點,于國田邊打著點滴邊在指揮部開調度會。一次,商女莉患胃腸感冒,發著燒、邊走邊吐,當時她就在商女莉的身邊。“從這樣‘拼’的領導和同事身上,我感受到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學到了他們那種滿懷激情、奮勇拼搏、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學習歷練中也收穫了成長。”梅曉航感受道。“在大家的心目中,雷鋒學院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我要為建好雷鋒學院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梅曉航堅定地説。
圖中右為朱建龍。
朱建龍:只要學雷鋒 “跨界”也精彩
“只要學雷鋒,‘跨界’也精彩。”這是雷鋒學院工程建設指揮部項目採購負責人朱建龍最近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負責採購對於朱建龍來説是一種“跨界”。朱建龍原是一名工程技術人員,因為雷鋒學院籌建中需要一名採購人員,於是,朱建龍接受了安排給他的採購任務。對於一直負責工程技術的人來説,採購是很陌生的“行當”。為了不耽誤雷鋒學院建設的進度,朱建龍抓緊學習,鑽研産品品類、相關技術參數,儘快熟悉業務。“挑燈夜戰、通宵達旦,不僅在建設工地上,我們後勤部門也是這樣。”朱建龍説。目前,雷鋒學院的採購任務已完成80%,而且所購物品支出比計劃支出節省了很多。
提起拋家舍業,在工地上摸抓滾打幾個月的朱建龍自是感觸很深。他有兩個孩子,一個5歲、一個兩歲,雙方老人都無法幫襯,4個月以來,他只能把兩個孩子託付給妻子一個人。他説:“人人家裏都有負擔,大傢夥兒都忙著在工地上打拼,我也不能掉隊啊。”(記者 孫曉華 張媛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