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國企 “龍頭”高昂

2019-10-08 11:07:42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作為國有企業最集中的省份之一,70年來,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歷史階段取得的成就,都離不開國有企業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享譽“新中國工業搖籃”,得名“東方魯爾”,坐擁新中國“千個第一”……“共和國工業長子”遼寧書寫的輝煌長卷中,屬於遼寧國企的篇章,濃墨重彩,無可替代。

  激情燃燒的歲月裏,遼寧國企為新中國立下卓越功勳。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忠誠擔當的遼寧國企深化改革,銳意創新,築牢“根與魂”,聚焦高品質發展目標,重現勃勃生機。

  2007年,遼寧國企年利潤總額-16億元。去年,全省地方重點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6.6億元,收入利潤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0.2和30.6個百分點。

  70年風雨兼程,遼寧國企市場化經營機制正在逐步建立,國有資本功能放大,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持續優化,國資監管效能不斷提升,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鏗鏘奮進的發展路上,振興的“龍頭”高高昂起。

  以改革激發活力

  1986年8月3日,瀋陽迎賓館北苑會議廳內,瀋陽市舉行新聞發佈會,宣告市防爆器械廠正式破産。200余字的通告讀了3分鐘,在座的職工神情落寞淒傷,不發一言。

  “那時,咱還不知道,這是全國第一例企業破産。”9月21日,午後的暖陽下,瀋陽市鐵西區一居民小區內,幾位老人聊起這段往事,不再惆悵,“改革後,工人們有的再就業,有的自謀職業,如今生活都不差啥。”

  也許,老人們並未意識到,當年的這個“第一”,是遼寧國企乃至中國國企改革邁出的關鍵性一步。如今,更多的人們看到,正是這些“關鍵性的舉步”,導引遼寧國企改革向良性發展方向行進。兩權分離、租賃經營、進場入軌、“抓大放小”、關停並轉、破産重組、“兩個置換”……這些關鍵詞,記錄著遼寧國企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見證著遼寧國企破解長期積累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的蛻變。從1980年,遼寧國營企業開始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推行企業經濟責任制的改革,到1986年,全省有1400多戶國營企業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實行了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

  從1992年,《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發佈實施,到1999年10月,遼寧國企結束了長達57個月的低谷運行。2000年底,全省國有企業實現利潤117億元,國有大中型企業虧損面縮小到25%,改革脫困攻堅戰宣告勝利。

  2004年4月,遼寧省成立國有資産監管機構。從2007年到2012年,全省地方一級國企數量減少了34%,但資産規模增長了88%,年營業收入增長了36%,年利潤總額從-16億元增至202億元。當時的本鋼、華晨、沈鼓、重工·起重、瓦軸等一批骨幹企業發展成為行業排頭兵。

  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國企改革向“深水區”延伸,做成一批多年想幹但沒能幹的大事,啃下一塊又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經營性國有資産集中統一監管基本實現;省屬能源類企業完成戰略性重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全面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正式啟動,完成處置“僵屍企業”300戶;省屬企業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和股權多元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強力推進並取得明顯成效。

  從2017年初開始,省屬企業結束了經濟效益下滑的頹勢,大多數企業實現扭虧減虧。經濟形勢複雜嚴峻、風險挑戰不斷增多,得績如此,實屬不易。

  70年砥礪前行,遼寧國企改革,一路風雨一路歌。

  以創新驅動發展

  9月18日,本鋼集團板材冷軋廠三冷軋工序鍍鋅生産線上,最新研發的低成本DP590鍍鋅産品正在進行試生産。

  “新産品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合金用量較少,與現行産品比,成本優勢突出。”操控室內,目光一直緊盯著監控屏上數據的板材技術研究院汽車板研究所首席工程師劉宏亮説,“如果産品研製成功,將為本鋼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這樣的創新實踐,在本鋼是常態。僅今年上半年,本鋼集團就成功開發新産品33項。

  創新,是遼寧國企發展的基因。和本鋼一樣,70年來,遼寧國企始終注重加強國企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産學研合作,切實提升優化國企核心競爭力。

  注重創新能力,遼寧國企以“強”立身。較早開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激情歲月裏數不清的“第一”,新時代下的“大國重器”,從遼寧出發的這些“強大力量”的背後,是遼寧國企極具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創新能力。經過70年的發展,遼寧國企在重點領域的技術水準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部分産品已達國際先進水準。

  加快産學研合作,遼寧國企以“擔當”為己任。承擔保證人民群眾利益的科研項目,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僅2017年,遼寧國企就組建了11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攻克關鍵技術26項。目前,省屬企業擁有省級以上技術研發中心26個,部分重點國有企業R&D(研發投入)達到2.5%以上。

  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遼寧國企“以人為本”,是科技人才的寶庫。為支援全國建設,“一五”期間,遼寧就向全國輸送技術工人56479人、技術人員7445人。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後,遼寧國企在企業內部推廣技術入股等,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近年來,遼寧國企探索和完善員工持股、薪酬制度改革等行之有效、促進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和收入分配政策,使遼寧國企的創新人才層出不窮,創新基因得以延續。

  打破發展瓶頸,突破體制障礙,70年來,隨著技術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遼寧國企的創新活力正不斷迸發。

  以黨建築牢“根”與“魂”

  9月21日,雖是週六,但張玉琴的運動量又一次佔據了她朋友圈微信運動排行榜的封面。作為遼寧交投遼寧省高速公路事業發展有限公司撫順服務區的副總經理,她每天要在4萬多平方米的服務區內巡查7次,每次要花上1小時,一天下來,步數少不了。

  也有同事讓她少巡查幾次,開玩笑説:“你省心,我們也不累。”她則很認真地回答:“我是黨員,必須帶著你們進步。”

  “我是黨員”,這句鏗鏘的告白,一直響徹在遼寧國企黨員中間,伴隨著遼寧國企發展的每一次進步,寫就遼寧國企的輝煌史冊。

  孟泰、王崇倫、郭明義、李超、羅陽、馬忠生……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國網遼寧電力沈北新區道義供電所黨支部、遼漁集團的海上黨支部、本鋼集團北營公司軋鋼廠生産準備作業區黨支部……一個支部就是一座戰鬥堡壘。據不完全統計,輝煌70年,僅遼寧中省直國企就獲得201個國家級、614個省級先進稱號。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以兩個“一以貫之”為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近幾年來,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為遼寧國企注入動力和活力,築牢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目前,遼寧國企有近60萬名黨員、3.7萬多個黨組織。

  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實現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黨組織研究討論是企業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式”,貫徹落實“三議一報告一執行”決策機制,遼寧國企堅定“固元鑄魂”“固本強基”。

  企業黨委核心能力建設、領導核心作用明顯增強,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四同步、四對接”,全省國企的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1至8月份,省屬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8.9%,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3%,截至9月,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保持33個月“雙增長”,其中有23個月達到較大幅度的兩位數增長。

  回望70年,遼寧國企鏗鏘奮進;展望前程,遼寧國企“龍頭”高昂。(記者 唐佳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