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記“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郭明義

2019-10-11 15:17:57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10月2日一大早,前一天還在北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群眾遊行的郭明義,又準時出現在了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採場修路作業現場。

  “礦石漏平臺的路得打出排水溝,9號鏟位置需要3車大石粒找平,6號鏟的位置路面還要再刮一刮……”巡查路況、下達新的修路計劃,郭明義以忙碌于崗位的堅守,詮釋著奮鬥者的形象。

  “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郭明義説,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

  郭明義是這樣説的,也是一直這樣做的。多年來,他始終把走雷鋒道路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甘當礦石,善小而為,追求純粹,特別是立足崗位艱苦奮鬥,時時處處發揮共産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矢志不渝地傳承雷鋒精神。

  郭明義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等近百項榮譽,並被授予“改革先鋒”“當代雷鋒”稱號,今年又獲得“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甘當礦石的“鐵山楷模”

  與其説愛崗敬業、拼搏奮鬥的精神集中體現在郭明義身上,不如説這些早已成為他的習慣。

  10月2日,國慶長假第二天,雖然前一天晚上從北京返回鞍山時已是夜裏11時,但郭明義一大早又提前出現在採場上。

  “老郭不愧是咱學習的典型,就拿節假日來説,他在機關工作,根本不用來上班,但每次在這個時候都能看到他。”工友馮新笑著説,在郭明義影響下,大傢夥加班加點都習以為常,“老郭咋幹,咱就跟著咋幹。”

  事實也正如工友們所言。

  在郭明義帶著“學雷鋒標兵”榮譽,從部隊復員來到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工作的37年裏,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在先後工作過的7個不同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特別是1996年到現崗位工作後,他把自己的辦公地點從機關辦公樓移到露天採場,每天提前兩小時上班,雙休日、節假日從不休息,累計義務獻工2.1萬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7年的工作。他還謝絕了礦裏配的道路巡檢車,堅持徒步巡檢道路,無論漫天飛雪,還是大雨滂沱,每天步行至少10公里,累計在採場走了8萬多公里。

  在他幹過的工作中,最讓人感到意外的莫過於翻譯了。並不太整潔的工作服、一口地道的鞍山腔,以至於人們很難將郭明義和“翻譯”這兩個字聯繫在一起。

  那還是1992年,齊大山鐵礦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洋設備,選派郭明義等人到英語強化班進修一年。學習結束時,郭明義憑藉優異的成績,成為電動輪汽車現場組裝的英文翻譯,他對汽車零部件等專業術語的翻譯,比科班出身的英文翻譯譯得還準確。

  擔任翻譯期間,郭明義以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先後查出外方5台設備存在重大品質缺陷,最終為企業贏得10萬美元的賠償。外方開出高於郭明義工資7倍的高薪聘請他,他毫不猶豫地謝絕了。

  “他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無論擰在哪個崗位上,都會閃閃發光。”工友説,郭明義就是他們的“鐵山楷模”。

  追求純粹的“當代雷鋒”

  “老郭不僅是我們工作上學習的榜樣,生活中助人為樂、無私奉獻更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工友吳長龍是郭明義愛心團隊的成員,多次參加獻血活動,用他的話説,自己完全是被郭明義的人格魅力感染而加入進來的。

  吳長龍説,前些年,家裏條件不好,兒子冬天上學一直穿著一件舊棉襖。郭明義得知情況後,在採場把自己穿的新大衣直接給了他,讓給孩子穿。

  不只是善小而為的愛心使者,郭明義還把參加公益活動作為學雷鋒的新平臺,參加了眾多的社會公益項目。

  郭明義1990年開始參加無償獻血,從捐獻全血到捐獻血小板,從捐獻全血時的每年最多2次到捐獻血小板時的每年最多11次。29年來,郭明義已累計無償獻血6.5萬多毫升,相當於十多個人的血量。2002年,郭明義捐獻造血幹細胞血液樣本,成為鞍山市第一批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2006年,他又成為鞍山市第一批報名捐獻遺體(器官)的志願者,並在當年成為救助流浪兒童的慈善義工;2008年,郭明義又發起成立了鞍山市第一支紅十字志願者服務隊和第一支紅十字志願者急救隊。

  為救助兩名患嚴重血液疾病的孩子,郭明義帶頭捐款,還寫了一份倡議書,走遍全礦的部門和班組去宣傳發動,講解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使工友們深受感動並紛紛參加捐獻。像這樣的救助,他做了很多次,到今天,得到過郭明義幫助的群眾已達萬餘人。

  2009年,郭明義在鞍鋼發起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如今已遍及全國除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份,總數達1300余支,志願者超過230萬人,在全國各地掀起了“跟著郭明義學雷鋒”的熱潮。

  作為“雷鋒傳人”,郭明義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雷鋒精神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示範力和感召力。

  郭明義説,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他將以獲得“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為新起點,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更加堅定地走學雷鋒道路,使雷鋒精神的種子在全國生根開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