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瀋陽非遺傳承人在珠峰大本營展示齊派鈐拓技藝 愛國情懷的另一種表達
“當我拿到鄧楷從珠峰大本營帶回的化石印譜,並在上面題完字後,我的心願完成了,齊白石先生留下的文化遺産又一次得到了發揚和深化。”瀋陽故宮博物院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印譜鈐拓製作技藝(齊派)第三代傳人周維新説。
近日,瀋陽文化大家、已70歲高齡的周維新委託瀋陽文史館研究員鄧楷前往珠峰大本營,完成了一項特殊的非遺技藝展示。
一個非遺項目
周維新的父親是周鐵衡,周鐵衡是瀋陽的文化大家,更是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弟子。周鐵衡不僅學習了齊派的書畫技巧,也學習了齊派的傳統拓印技法。當年周鐵衡曾經手拓印譜百餘部並且進行義賣,所得錢款全部捐獻國家。
周維新繼承了父親的文化基因,退休前在瀋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學術,退休後致力於挖掘齊白石與父親的文化遺産。周維新傳承了齊派的書畫、篆刻、印譜鈐拓製作技藝。2008年,周維新又將印譜鈐拓製作技藝傳給第四代傳承人——鄧楷。2018年,印譜鈐拓製作技藝(齊派)成為瀋陽市非遺項目。
一次特殊委託
印譜,是指以傳統的鈐拓技法將歷代璽印和名家篆刻精品拓印出來,再編輯成冊,以供人研究、鑒賞和臨摹。我國的印譜起源於宋代。
鄧楷説:“印譜鈐拓製作技藝(齊派)是齊白石先生在承繼傳統拓印技法基礎上,融入自身治印風格而延續至今的一種藝術流派。齊白石先生曾用鈐拓技法自刊印譜。後來,周鐵衡先生習得此藝。我作為第四代傳承人,一直努力發揚此項文化技藝。”
國慶節前,周維新委託鄧楷,希望他能去珠峰展示非遺技藝。周維新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如果我們的非遺技藝在那裏展示,更是一種愛國情懷的表達。”
一場不期而遇
經過與相關專家的研究,最後鄧楷把目的地定在了海拔5250米的珠峰大本營。
鄧楷説:“印譜鈐拓製作技藝(齊派)流程繁瑣,主要有自製印泥、鈐列印模、拓印邊款、裝訂成冊等技藝。僅自製印泥就需要準備陳年蓖麻油、漂洗硃砂等多種原料。我在珠峰大本營主要展示的是鈐列印模,這個技藝更為複雜。我10月1日當天到達成都,隨後到拉薩,經過短暫休整,10月5日,從日喀則到達了海拔5250米的珠峰北坡大本營。”
鄧楷在珠峰大本營上,不僅完成一枚齊白石印章的鈐拓,最讓鄧楷意想不到的是,他偶然發現一塊海螺化石,為了保持化石的原始性,他使用了鈐拓技法,將海螺化石進行了鈐拓。
鄧楷日前接受採訪時説:“這次珠峰之行,我雖然只到了珠峰大本營,但是卻已經體驗到了攀登者的辛苦,在走過著名的‘珠峰108拐’時,因為高原反應,幾乎休克。這次珠峰之行,瀋陽登山藝術家孫義全給了我太大的支持。”(記者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