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見大唐”的三重遇見
高 爽
一位愛好書法的朋友很興奮地跟我分享幾天前參觀“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的感受:“之前在展覽中也看過《唐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卷》,因為沒有釋文,讀不下來原文,看得稀裏糊塗。這一次展覽,不僅附上了原文,還有專業的解讀,看出了更多的味道,辦展者很用心。”
更有趣的一點是,這位朋友還在展覽中結識了幾位同好:一位北京來的老人,特意住了一宿,第二天繼續來看,走之前還戀戀不捨。一位上海的大學生是專門趕來參觀的,一番交流之後,大學生還給他們分享了一款專門介紹國寶的手機應用。
像上述這幾人一樣,坐著高鐵、動車從全國各地趕來看“又見大唐”的參觀者眾多。一位遼寧省博物館的資深志願者跟我總結了近兩年對遼博觀眾的整體感受:在眾多走馬觀花的觀眾中間,出現了越來越多做足了功課、帶著筆記本和資料書來精研細品的觀眾,出現了越來越多能提出好問題、好見解的觀眾。有不少觀眾在聽完講解員和志願者的講解後,又重新返回文物前反復觀看與研究。這種情況以參觀“又見大唐”更為突出。
如果説,參觀人次的數字反映的只是展覽的人氣,大量“深度參觀者”的出現,也許更能體現“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的文化吸引力。正如魯迅美術學院動畫學院教授滿懿所説,每次看《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萬歲通天帖》都激動不已,這些曠世文物看多少遍都不夠。
那麼,對一位觀展者來説,“看了又看”之後,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呢?以我看此次展覽的經歷總結,至少會有“三重遇見”。
第一重遇見,是見我想見。我那位愛好書法的朋友主要是去看張旭的草書的,而我是衝著《萬歲通天帖》去的,因為之前聽過它的傳奇故事,所以更想在泛黃的紙頁間品味那種滄桑的感覺。當那些在心裏暢想了很久的念頭附著到了具體的文物上,名副其實也好,大出所料也好,都是美好的遇見。第二重遇見,是見我未見。除少數幾件文物是之前在遼博曾經看過的,這次展覽中的大部分文物是首次看到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永遠是新奇的、讓人驚喜的。而更多的驚喜則是來自第三重遇見,那就是對老朋友的新發現。《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都是老朋友,唐三彩更是在很多展覽中見過的,但是在“又見大唐”的名義之下,在唐風唐韻整體環境的襯托之下,又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讀,那是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唐、既遙遠又親近的大唐。
電影《一代宗師》裏宮二有句話:“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的這“三重遇見”也正暗合了這三種“見”,放在“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的觀眾身上可能也同樣適用。從自己的喜好出發,再擴展到對唐代歷史文化和民生百態的整體感受,是一種“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從作為一個現代人的當下心態出發,回首去看那個中華文化的高峰時代,它的開拓進取、開放包容與雍容氣度正是我們今天仍然流淌的文化血液,它的文化滋養仍在照亮著我們今天前行的路,這是另一種“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