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初開始,大連海域進入一年一度的海參秋捕期。在大約一個半月時間內,數萬噸海參將告別生活了至少3年的海底。
11月6日,在大連金普新區大魏家街道的一處海域,幾名潛水員正在三四米深的海參圈中捕撈作業。十幾分鐘後,一網個頭肥碩的海參被捕撈上岸。養殖戶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的氣候條件對於海參養殖來説,可謂風調雨順:“豐産是定了,價格比正常年份高一些,5個頭的海參每斤售價七八十元。這幾天,大連的海參養殖戶都被‘盯’上了,來自全國的洽談採捕供貨電話一個接一個。”
作為大連市農業特色優勢品種,大連海産品天下聞名,而大連海參則是海産品中的主角。據大連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大連海參産業在養殖規模、産量、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均居全國前列,即使去年夏天遭遇了極端高溫天氣的嚴重侵襲,目前産量依然佔全國的20%以上。
大連是我國優質海參的主要産地,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就在國內率先進行池塘刺參規模化養殖並取得成功。為把這一産業做大做強,大連以打造“大連海參品牌”為行業發展戰略,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鼓勵辦法,促進海參産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近年來,大連市又將海洋牧場建設納入全市海洋漁業工作重點,發展以海參底播增殖為重點的海洋牧場建設項目,為海參等海珍品拓展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全市建設海洋牧場約36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達14處。
為確保品質安全,大連市不斷加大對海參等重點養殖水産品的品質安全監管,通過實施水産苗種許可證等制度,強制海參生産企業建立水質監測、種苗、漁飼料和漁藥使用等嚴格的管理制度。特別是近年來,加強海參從育苗到養殖全生産過程的産品檢測監管,促進了海參産業健康有序發展。今年以來,共開展對海參苗種、産品的監測586次,檢測合格率均在98%以上。
大連還積極扶持做大精深加工企業,打造大連海參市場品牌。全市海參精深加工企業不斷涌現,目前已達50多家,其中6家企業獲評“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市海參産品已形成鹽漬、幹品、即食、保健品四大類十幾個品種,全産業鏈産值達200多億元。大連市不斷加強海參品牌建設工作,“大連海參”獲得地理標誌農産品品牌認證,11家海參企業産品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記者 楊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