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獨特的體驗。”“太震撼了。”“令人印象深刻。”這幾天,納米比亞國民議會首席媒體官哈姆貝雷雷妮經常把這幾句話挂在嘴邊。
11月20日至26日,參加“一帶一路”國家新聞官員與媒體人員遼寧行活動的近40位團員,都和哈姆貝雷雷妮一樣,在這短短的一週裏經歷了一次難忘的旅程。
遼寧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近年來,一大批企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下“遼寧印跡”。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企業,該公司積極推動“電力絲綢之路”和世界能源互聯網建設,目前已實現高端産品向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批量出口。
走進公司的生産車間,團員們讚嘆不已。“在我的家鄉有一家電力企業,他們用的設備和這裡的相比差距很大。希望今後我們也能用到這麼好的設備。”來自圭亞那國家通訊網的特雷維妮告訴記者。
隨著開放合作不斷深入,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來到遼寧省高校求學。在遼寧中醫藥大學和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一些團員在萬里之外竟然遇到了自己的老鄉,頓時感到格外親切。通過老鄉之口,他們也對遼寧省高校的科研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在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飛機裝配大廳裏,來自喀麥隆新聞部的伊馮坐在最新款的電動飛機上忍不住“瘋狂”自拍。“太奇妙,太神奇了。”第一次見到新能源電動飛機的伊馮説,飛機的精緻設計與新能源研發技術,讓她感到非常驚喜,“現階段中國和遼寧的高科技發展程度,簡直太超乎想像了。”
文化互學互鑒,民心相交相通。對於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來説,感受到遼寧獨特的文化魅力是參加此次活動的另一大收穫。觀看“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嘗試中醫針灸、學做遼菜、學寫毛筆字、體驗皮影戲……遼寧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對文化的挖掘與保護讓團員們印象深刻。
走出遼寧省博物館,來自南蘇丹新聞媒體理事會的盧爾直言:“難以置信,這個展覽太了不起了!”在錦州書法家培訓基地,來自烏干達的尼爾森則小心翼翼地把剛寫完的毛筆字條幅裝進包裏。“遼寧的書法家都很厲害,老師剛才表揚了我,我要把它帶回去給家人看。”
作為新聞官和媒體人,這些外國團員對遼寧省的新聞媒體自然表現出濃厚興趣。在遼期間,團員們參觀了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和瀋陽廣播電視臺,遼寧省新聞機構在媒體融合和高科技手段運用等方面的嘗試讓大家耳目一新。“這個融媒體産品都在什麼平臺上應用?”“這個智慧拍攝器怎麼控制?”大家問個不停。“我在媒體工作了15年,也去過許多國家,遼寧的媒體工作環境和現代化技術手段都很棒。”來自波黑的法魯克説。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站在錦州港集裝箱碼頭眺望,海的對岸就是這些團員的家鄉。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契機讓這些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聚集在遼寧。在這裡,他們聽到了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更收穫了不同的經驗。
“‘一帶一路’讓我們彼此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我要把這裡的故事帶回去講給更多人聽。”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門尼斯泰亞布動情地説。(記者 方亮)